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让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4-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说,“中医药因根植于中华文化而发展壮大,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延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展现出跨越时空、体现当代价值的魅力。”

  去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人民健康。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也是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必然选择。应创新理论知识、创新技术方法、创新服务产品,让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深挖内涵,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指出,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中医药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更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曹洪欣十分看重中医药文化对人的精神意志的塑造,他认为“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等思想有助于培养正能量的价值观。为此,他提交提案,建议设立“大医精诚日”。他表示,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医药大家,演绎了不可胜数的杏林故事,彰显着独到的科学观、哲学观、道德观、价值观和自然观。”全国人大代表、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表示,应该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彰显其时代价值,释放其文化魅力。为此,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成立传统中医药文化宣传领导机构,统一领导、规划、布局,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众共同参与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共建共享。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非常在意传播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方式方法。“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育人。”张其成说,“那就要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手段来阐释和表达,激发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他倡导探索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将中医药文化科普融入家庭、学校、社会,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和实践。

  融入生活,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奇正藏药董事长雷菊芳告诉记者,奇正藏药开设的两家藏医院不断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藏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她认为,中国慢性病、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普通百姓缺乏相应的健康知识是重要原因。

  在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一直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主张以养生为要务,认为可以通过情志调摄、劳逸结合、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方式,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这些理念、理论、方法和技术,至今仍在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找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时代的对接点,融合现代健康理念,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才能实现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统一。“尽管我们一直在大力倡导,但标志性的、对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品还是很少。”这让曹洪欣感到遗憾。他希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群众的健康素养。“比如我们都知道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如果把它改编成动漫作品给青少年看,他们就会知道,疾病是如何由浅入深、由轻变重的。那么自己一旦出现健康问题,就要及早调理、及早治疗,不要让小病变成大病。”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建议,可通过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指导健康人群预防慢病。“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其养生观点涉及人们生活中饮食、睡眠、运动、心理等方方面面,能够很好地应对现代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养生问题。”吴以岭说,“通过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导建立科学、完善、系统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从源头减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