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的传播问题
近年来,养生类电视节目和书籍异常火爆。如某电视台开播的养生节目仅用1年时间,就将原时段的收视率提高了8倍。去年,该节目的全国平均收视率与前年比,提升幅度高达256%,官网点击周平均20万次。这也说明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虽然张悟本事件之后,养生类书籍的销量有所下降,但养生类书籍在市场上的生命力依然顽强,且鱼龙混杂。去年7月上旬,有关单位对50种养生保健类畅销书进行了检查,并公布了24种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版物的书名,要求出版社1个月内将这些书收回销毁。但有人在某图书销售网发现,这24种不合格图书中,仍然在销售的有9种。
此外,如今各地举办的主要针对中老年人的养生类讲座,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社区、商场里,各类健康讲座层出不穷。其运作模式一般是在媒体发布免费讲座的广告,或者在社区发传单,吸引民众前去听课,有些讲座还会趁机推销保健品或药物。
从生吃茄子到生吃泥鳅,绿豆价格狂涨,再到一个个“养生专家”们粉墨登场,四处游说。前两年,我们对养生、养生专家、养生文化,的确有过迷信和盲从,甚至“养生”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浮躁,一种与文化无关的全民娱乐狂欢。这一度得到纠正。而如今,养生节目和书籍仍然火爆,提醒我们对这种养生火爆现象,应该始终对其保持一种冷静和理性的思考,在这所谓的养生文化乱花渐欲迷人眼中,莫迷失了我们识别的慧眼。
培根在《论养生》中说:一个人对自己的体察,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切合自然之道,乃是最好的保健药品。养生,是生命的自然物事。养生的要义,在于合乎人生命发展的自然之道,养生的理念和思想也须渗透在具体的生活方式上,体现在一种生活态度与习惯上。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地方的电视台,养生类电视节目异常红火,图书市场上养生图书鱼目混杂,缺乏规范,且缺少正确科学的引导,这样的所谓“火爆”,是否说明,现在我们的养生正在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
传播养生文化,基本原则应该是以传播医疗科学知识为主,以实证求实的精神揭示健康、养生的本质规律。但是,在目前我们看到的一些养生文化的传播中,有很多观点缺乏科学依据,虚假、错误、自相矛盾的观点屡见不鲜,甚至盲目夸大某些药材在不同使用方法下的作用,给受众带来了迷茫。传播养生文化,如果单纯追求内容的观点的“新奇性”而牺牲了“科学性”,让医学科普走向商业化,不仅无法达到向大众传播养生医学科普知识的目的,更是与养生文化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
催生这种“养生”文化热,与大众的社会心理有很大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命品质的渴望,以及各种疾病对人的健康、寿命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日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追求自我的生命品质。大众对养生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动机和需求,也暴露出对养生文化的一些盲从、迷信。有的人轻易地把一些“养生明星”神化,往往不去辨别真假、是非,把一些“养生”学说当做无可怀疑的教条,相信能够在否定科学的力量中找到帮助。这不但吞噬了那些成为牺牲品的人,也吞噬了真正科学的批判理性,而最终可能毁灭了真知和科学信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