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民营养老院的开业路(2)
即使医疗人才尚有不足,但养生村的整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依托于浙江省健康小镇——桐庐富春山健康城的打造,养生村在政策和配套上也得到了当地不少支持。比起很多尚在为资金、土地着急的民营养老机构,郎涛他们的情况要好很多。
“目前政府出台的政策很多,有些还是难以落地。”浙江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处长王叶青直言不讳,“比如浙江规定,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也可以抵押资产贷款,但是很多银行不愿意贷。养老机构回报期很长,银行不看好。还有在用地上,不少营利性养老机构也很苦恼。它们虽然是挣钱,但挣钱少、回报慢,8年10年才回本,如果还要向其他用地主体一样进行市场化竞拍,价格高,受不了。”
对此,浙江省于2014年出台政策,营利性养老机构用地可归为服务业中的其他类用地,地价可以低一些。但是政策出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养老业挣钱慢,每年地方政府都有土地指标限制,它当然愿意把土地给营利性好的工业项目,一两年投下去,第三年就能缴税了。而且现在地方政府都有招商引资的任务,养老项目投资大的毕竟少,你真投几个亿下去,建那么多床位,也不现实。”王叶青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察,着力扩大民间投资”“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相关政策落地”,盼望能激发出更多的民间投资潜力和热情。
政策落地难之余,养老产业到底应该发展成为什么样,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王叶青建议,公建民营、连锁经营或许可以杀出一条路来,“养老产业前期投入很多,对于普通企业来说,比较好的模式就是投资与运营分开,减少前期成本;或者压低成本,搞连锁规模化经营,以数量取胜。”
在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老年服务处处长黄元龙看来,首先要理顺服务体系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过去搞养老服务,有两种误区,一种是政府自己建自己管,批个事业单位,搞几个人在那里,但服务质量不一定好;另一种是政府说自己没钱,什么都给社会管。这两种都不好。”
黄元龙建议,政府建设后,服务运营应该交给社会,同时要做好托底作用,特别是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经济困难老人的托底。“托底之外,企业想进来做高端市场、发展多样化供给的话,那就交给市场去做。”
养老产业虽是服务“夕阳”,却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民间资本该怎样迎着这缕曙光,持续前行呢?
“不要老想着在机构里搞服务挣钱,毕竟,高端的消费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企业可以在延长产业链、提供多样化产品上下功夫。”黄元龙算了一笔账,在浙江,目前共有3万多个老年人活动中心。老人爱打牌,如果开发专门适合老年人的扑克牌,数字、花色都大一些、亮一些,将是一笔不小的订单。“3万个活动室,每个活动室一年打20副牌,算算有多少?一个要倒闭的扑克牌企业就挽救了。还有假牙护理器具、带放大镜的指甲剪,这些都是消费的新增长点。”
临近傍晚,养生村里的讨论依旧热闹。同事们追着赵发林,非要问问最近又在琢磨什么新产品。“我们设计了一款排毒凳,主要是通过穴位刺激,让老人每天坐一坐,缓解便秘问题。”赵发林笑着说。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18日 14 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