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让医学思想碰撞 为“健康中国”发声(2)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4-28

如何在临床上去追求精准,毫无疑问是我们做临床科研的宗旨。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我们是在四个纬度上进行,临床综合征、组织形态学、病因和分子诊断。但是在很多还不能开展兽活检的单位,很多诊断还是停留在临床综合征层面。如何借助现在的一些技术,使我们在病因诊断、分子诊断上能往前迈进一步,走向病因诊断、分子分型和基于发病机制的靶向治疗,这是真正精准医学的内涵。

充分认识和了解发病机制,针对特定的信号通路去干预它,从理论上讲是最有效的治疗。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发扬传承中医药,“提质增效”是良方

当前中药发展的问题我们也比较清楚,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有差距,现行医药政策与新时代中医药发展战略不适应,中医药科研综合实力与承担的使命还有一定的差距,人才队伍与中医药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中医药面临着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中药现代化取得了突出成绩。我们首先要坚持对中医药优势的自信,中医学虽然古老,但是理念不落后。

把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产生原创性成果,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做出贡献。

王红阳:(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发展民生科技,加速实验室成果应用转化

恶性肿瘤手术后复发、转移的问题非常严重,尽管病人施行了手术,但是他的长期生存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这里归纳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恶性肿瘤的高度异质性决定了肿瘤精准诊疗任重道远。同时,细胞命运的复杂性决定了精准靶向治疗的艰巨性。现在提倡的是要及时地对病人治疗阶段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测,在检测的过程当中发现你的这个重要的靶向的基因的改变,然后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序贯的靶向治疗,这是现在最新的一个思路。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新技术出现,只有新技术的出现,才能够真正使多途径、多靶点、多时空的对肿瘤的干预成为可能,也能使肿瘤的靶向治疗更加精准,取得更好的疗效。

顾晓松:(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专家)

应对全球挑战,协同创新发展

一个世纪以来,神经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的难题一直困扰临床:自体神经修复,供区丧失功能;异体神经修复,机体排斥反应。研制人工组织神经替代自体神经修复神经缺损,是国际神经科学医学研究中的重大难题。

因复杂组织器官构建集成创新要求高,难度大;因生物可降解材料与先进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面临着新的挑战;因干细胞与种子细胞的安全性与有效的临床标准尚需建立与规范。因此,人类社会在未来的5年或10年发展中,实现组织工程皮肤、组织工程角膜、组织工程脊髓、组织工程心脏、组织工程血管、组织工程肝等转化应用的目标,尚需全球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们协同攻关,携手共进。

嘉宾发言摘要

江苏省卫计委主任、党组书记 谭 颖

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健康江苏”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出台《“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各地各部门围绕建设“健康江苏”目标,大力实施“十大行动”。通过努力,江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发展持续向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至2017年底,全省人均期望寿命达77.51岁、婴儿死亡率为3.05‰、孕产妇死亡率为4.47/10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当前,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上下正围绕着“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展开一系列谋划。江苏是医疗卫生大省,但是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相比,特别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相比,我们的事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还较明显。城乡、区域、专业之间的不平衡性同时存在,如何解决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并存问题,进一步优化供给;如何培育出更多国内领先的学科、专科,树立品牌;如何进一步丰富优质资源,优化配置,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如何使互联网+健康的运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如何使健康政策体系更为完备,激发活力,实现健康产业与健康事业发展的互促并进等问题,都期待着我们做出精准回答。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