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从肚脐看出身体健康状态
原标题:中医养生:从肚脐看出身体健康状态
运用肚脐保健的五个方法
一、揉按肚脐
每天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觉时,排空大小便,去衣袒腹,天冷时可盖上被子,全身放松,仰卧床上,两手掌重叠放在肚脐上,先逆时针方向旋转108圈,然后再顺时针方向旋转108圈,经常坚持揉按肚脐,可以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肾脏的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旺盛,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防止风寒等六淫的侵袭。
二、艾灸肚脐
将艾条一端点燃,在距离肚脐上3-4厘米左右的高度进行薰烤,施灸部位呈现温热舒适感时,固定不动,连续灸20—30分钟,以局部出现温热潮红为度。不论何种慢性病,多宜灸此,以助元气矣。灸此穴可以提高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达到抗病强身保健的作用,可使脑溢血昏迷及脑血栓昏迷者复苏,须长时间灸此半小时以上,具有温阳固脱,苏厥救逆,补中理气之功效。《医学入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法可以改善老年人血液变化指标,提高老年人骨密度。
三、药物敷脐
中药敷脐注意事项
小儿大多不愿服药,害怕打针,特别是婴幼儿给药尤为困难。而小儿肌肤柔嫩,敷脐疗法作用迅速,无损伤,因此在儿科应用广泛。中药敷脐治疗操作很简单,清洗肚脐后平卧,取配制好的药末适量,用生姜汁或黄酒、蜂蜜、醋调成糊状,纳入脐孔,用纱布覆盖,透气胶布固定。一般保留6-12小时。
皮肤敏感者可缩短时间,皮肤耐受性好的人可适当延长,但最好不超过24小时,一般可连用2-7天。急性病变、体内有湿热、肚脐有炎症或皮肤严重过敏的人不宜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另外空腹或餐后也不宜马上实施中药敷脐。
举例:
治疗风寒感冒:白芥子3克碎成细末,将药粉放入脐内,暖水袋隔布外熨脐部,取汗出。
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腹痛:可将药粉用黄酒或茶水调匀,贴于脐部,1-2天即可见效,有的甚至数小时内即可好转。遗尿的患儿,也可将药物同时敷于肚脐和关元穴,可以减少遗尿次数。经常感冒的儿童,用中药装袋后敷脐,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提高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