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关注?改善科技创新(2)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5-13

  保障方面,穆荣平认为,由于一些科技管理措施过于简单粗放、科学共同体学术监督评价功能弱化等因素,当前我国科研体系的“量化导向”助推了一些较为功利的行为,主要表现在: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研究价值;重个人名利、轻团队合作;重争取资源、轻成果产出;重近期利益、轻远期目标。

  “不当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难以培育倡导负责任的研究,容易引发科研诚信问题。”李真真说。

  从近年来发生的论文撤稿事件来看,科研学术不端行为还涉及一些外部因素。2015年英国现代生物、斯普林格等国际出版集团先后4批撤稿,涉及中国作者论文117篇,其中涉及科学基金的28篇论文都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润色”并投稿,这些机构在代人投稿过程中虚构同行评议专家信息,向出版社提供编造的评审意见,使低水平的论文得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这说明在科研诚信领域,一些外部的‘灰色产业链’已形成。”专家认为,对于这些“打着科技服务幌子,行代写代投之实”的黑中介,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坚决予以铲除。

  科研诚信体系亟待“强身健体”,对学术生态中的“病灶”对症下药

  即使是少数科研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都会严重损害我国科学共同体的国际声誉和整体尊严。因此,科研诚信体系亟待“强身健体”,并对学术生态中的“病灶”对症下药。

  穆荣平认为,遏制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资助机构和用人单位要对科研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二是对于侵占、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或者伪造试验(调查)数据以及套取财政经费等严重不端行为,要依法予以严惩;三是强化科学共同体学术评价功能,弘扬科学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李真真认为,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内部管理的作用,厘清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制度内涵,改进和完善科研组织的治理结构。科技管理部门要从体制机制、治理结构和文化认知出发,对科研诚信问题系统地加以考虑,完善整套规则。“我们现在关注到了科研诚信问题,相关部门的应对之快也得到了社会认可,但这只是对于问题后端的处理,而对问题前端的治理要复杂得多。相比之下,目前实际的举措仍然较为滞后。”李真真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1日 18 版)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