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堂:引领中医养生文化新潮流
2008年12月,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在百舸争流的上海滩跃然于世:中经堂。这个全称为中华经络堂的中医经络养生机构,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合作中心,甫一出场即以“专业、专注、专心”的气势令世人为之一震。2010年8月,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中心落户中经堂,使这一新鲜又古老的殿堂更加蓬荜生辉。
中经堂,被誉为“全球首家专业经络调理机构”,代表了中医经络养生的顶尖水平。作为上海专业中医经络养生的一面旗帜,中经堂表现出了非凡的影响力和卓尔不群的专业技能,受到中医养生界和业内专家学者的一致推崇与赞誉。
在中经堂厚重、华丽的背景下,它究竟蕴涵了怎样的一种学术魅力和深厚的中医文化?为什么在中医经络调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环境里,中经堂得以一枝独秀、吸引数以十万计的高中端人群?让我们一同走进中经堂,去感受、去聆听、去体会……
中医文化成就中经堂 中经堂的诞生,源于悠久的中医养生文化。
走进中经堂,犹如步入中医经络文化长廊。博物馆式的陈列、生动有趣的讲解、详实丰富的史料,无一不渗透出中医养生文化的源远流长。中经堂所营造的中医经络养生文化,主题突出,既传统又现代、既有浓郁文化又有独特技术、既非泛中医文化也非泛养生文化,因此广泛吸引了现代人的眼球。中经堂,不仅在上海引起广大国内同胞的关注,同时也受到了常驻上海外交和商务人士的偏爱。
中经堂在成立之初,就紧紧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等专业机构和学术组织的专家技术支持,精心打造行业标准。中经堂继承与经络调理紧密相关的中医古法六技:砭、针、灸、药、按跷和导引,既有传承有绪的古法绝技,也有自主研发的独家绝技,更有抢救性发掘的民间绝技,其中包括清代太医院秘而不宣的宫廷养生方,以及御医世家的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中经堂不遗余力对古法绝技的抢救性挖掘,使被边缘化的中医外治法重放异彩。
随着中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所关注的许多非医疗问题都开始与中医挂钩,如中医美容、中医足疗、中医文化心理、中医生命哲学等。中医及其衍生出来的以中经堂为代表的中医经络养生理论,在全新的21世纪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和世界为之欢动的惊人影响力。
以人为本群星璀璨 中经堂坚如磐石的根基在于“以人为本”。
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中经堂经常不定期地邀请京、沪两地专家名师到中经堂为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这其中就有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全国脊柱相关疾病学科带头人董福慧教授、著名中医易经养生专家杨力教授、《金匮要略》学科带头人苏宝刚教授、中医食疗创立者翁维健教授等一大批学验俱丰的专家和博士生导师。
近两年来,中经堂特聘的中医专家顾问和参与中经堂健康咨询的上海知名中医专家、博士生导师就有二、三十位,包括我国第一位中医针灸博士何金森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沈雪勇教授、岳阳医院针灸科主任东贵荣教授、曙光医院针灸科主任沈卫东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研究室徐平教授等上海中医界名师。
为将中经堂打造成“行业标准级中医养生机构”,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为中经堂配备不少于4名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中医专家坐堂。不仅如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程把中经堂列为上海示范点。2010年11月,中经堂与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首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中心。
如今,“权威、规范、标准”已成为中经堂的代名词。 2010年12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大会上,中经堂提出了“中医预防保健在市场化过程中应该加强专业化和规范化、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专业化养生保健服务”的观点,引发全场热烈掌声,被传诵为“中经堂现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杨龙为此称“中经堂现象”值得在全国推广。
“中经堂现象”引发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新民晚报以《沪首家防疾机构成立,失传中医技法重新“上岗”》为题报道说:国内首个中医经络调理技术研究推广基地——中华经络堂日前落户申城。这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沪推进中医治未病的一项实事工程。一些长期失传的中医技法,经过一批名老中医的抢救和改良后,将重新“上岗”,为身患慢性病的市民发挥防病、康复的功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