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响磬鸣:禅养与中医养生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卢祥之
一
医、佛、儒、道的教义,学理互参、互释,相促相生。
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经历了初传、相对独立发展、逐渐衰落、再度兴起的历程。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这七八百年的时间,中国是在吸收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很多佛教经典是在这一时期翻译过来的。自隋唐以后,天台宗、华严宗,特别是禅宗的形成和发展,表明佛教在中国已具有自己的特色,逐渐走上独立发展之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在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带来深刻影响。而祖国医学在病理病机和医疗技术方面借鉴和吸收了佛学理论,丰富了中医自身。
此外,佛教还给中国带来了无数的珍贵遗存(如寺塔),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文体、新的命意、新的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牵引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大文学家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
二
禅养之心,讲究的是不染风尘,从容淡定、无我无执。繁华尘世,享受温暖,憧憬梦想,自由自在,真实坦然。
人的最美,是自然之美;禅的最好姿态,是自然之态。
禅宗始于齐梁,由印度第28代祖师达摩把释迦“拈花正宗”传入中国,但真正的开山祖师应是六祖慧能。
禅宗从分析名相、辩驳教理的百家争鸣盛况中站出来,独树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大旗,提倡“单传直指”,把佛教的“四出四入”全都会归于心,摆脱了一切教条的束缚,从生活中体验身心性命、人生宇宙的真谛。在师徒授受方面,更是在日常动静的起心动念、嬉笑怒骂、欢歌弹唱、激扬指点中实施。
禅宗的许多特点都带有儒学或道家文化的印痕。禅宗教人觉悟是一种具有普遍吸引力的人生哲学观念,这也是佛学的最终目的。如果没有禅宗,中国佛教是难以承受唐武宗灭法运动打击的。在当时遍及全国的灭法运动中,佛教流派中的唯识、三论、天台、华严、律宗和密宗在受打击之后一蹶不振,有的永远地消失了,只有六祖慧能大师开创的禅宗,不仅安然度过了这一劫难,反而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禅宗在灭法运动后的几十年间遍布全国,取得了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
禅宗含摄了佛教的全部精义,有蓬勃的生命力。有人说,一个禅者本身就是一粒种子,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禅”是天竺之语,是说一切众生本觉真性,就是“佛性”,也是“心地”。佛教基本经典《长阿含经》卷八说:“复有四法,谓四禅。于是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这里说禅主要是对人情感和意念的控制或抑制。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平静。
《六祖坛经》记载了慧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禅宗强调佛性本体的公共性,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体现在人身上的佛性具有主体的能动性,可以自觉感悟到自己的佛性存在,能够体悟佛性与自身融为一体,这就是方法上的突破,就是“顿悟”。
佛说世间为“娑婆世界,有情众生”。有情者,一切有感情、意识的生命,并非普通的“情”,而是爱心,慈悲心,欢喜心。离开了情,就无所谓众生。“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脱离俗心就是佛,多情乃佛心,佛心即童心。只有有情众生才有心性的本体,才能体现佛性的宇宙生成,也才能顿悟成佛。佛性,强调的是渐修和顿悟,这些认识和理论,不仅大大增强了佛教的影响,而且也彰显出佛教的“大慈悲”和“博爱”非凡的社会伦理价值。
再说禅养。养,供养、奉养、抚育、培养、修养之意。我们说的禅养之心,讲究的是不染风尘,从容淡定、无我无执。每个人天涯海角,尽在心间;繁华尘世里,去享受庸常的温暖,去憧憬平实的梦想,自由自在,真实坦然,不抱怨,不心灰意冷,温润地过好每一天。
美源于禅养,美源于自然。人的最美,是自然之美;禅的最好姿态,是自然之态。
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