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 焦国献]对我市发展中医养生产业的几点
我市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通过项目带动、园区承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速度跃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去年以来,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弘扬了药王文化,扩大了铜川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发展中医养生产业已成为加快转型提速发展的突破口。这里笔者就我市发展中医养生产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医养生文化发展简况
1、中医养生文化源远流长
养生在中国古代又称养性、摄生等。古人对保护生命、延年益寿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特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中国传统养生起源,专家学者颇具争议,多数认为,我国最早致力于养生理论和实践的是老子,他首先提出了“摄生”:“盖闻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体现出摄取、凝聚、珍重、保护的生命观。老子之后,庄子最早提出养生说,在《庄子•内篇》中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一般认为,形成系统的养生理论体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素问》两部分,阐释了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主张摄养益寿。由此开始,历代文人医者在先人养生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养生之道,留下了数百种著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并逐步形成了儒家养生、道家养生、佛家养生、中医养生等主要养生学门派。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大旨,以中医药学为技术依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采用行气、导引、药饵、食疗、功炼等具体手段,增强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生命质量,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在养生指导思想上,注重人的精神和道德修养,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可以这样讲,养生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同步,是其有机的组成部分。系统的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史至少在两千年以上。《黄帝内经》是先秦、战国期间的医者对祖先中医养生文化的全面系统总结,是中国第一部中医药养生理论宝典。汉代以后至清朝末,涌现出了张仲景、葛洪、孙思邈、朱丹溪、李时珍、叶天士等一批中医养生学家,可谓群星璀璨,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中医养生文化财富。
养生文化是全人类的,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宝贵的保健经验,中外养生文化交流也从未间断过。国外养生特别是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注重肌体的强健。国外保健虽也有养生之意,但侧重于以医疗机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的有益融合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传统养生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国外称之为健康管理。
2、我国中医养生产业发展现状
养生保健产业也称健康产业,是指与养生保健有关的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总和,涵盖医药康复、健康体检、预防保健、休闲旅游、娱乐餐饮、美容美体等多个方面。其中预防保健包括通常人们认为的最基本的养生方式——传统中医养生:一是基于传统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而制作生产的一些口服液、补品类保健品,如蜂王浆、人参口服液等;二是中医药保健用品,包括各种保健袋、枕、洗剂、擦剂、粉剂和功能用具,如各种中药化妆用品、按摩枕、药枕、保健帽、保健腰带等;三是中医保健服务,如按摩、推拿、刮痧、针灸、足疗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养生保健成为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众多医药器械企业纷纷开发保健产品,很多地方也纷纷打养生牌、保健牌,通过发展中医药保健服务,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山东文登市依托优质温泉和海岸沙滩打造东方养生之都;广西加快长寿产业发展,开发养生、养老、保健用品。还有一些地方举办以养生保健为主题的节会活动,如:深圳市举办国际保健养生文化产业展、江苏扬州市举办沐浴养生节、四川彭山市举办养生节、陕西咸阳市举办中华养生节、河南南阳市举办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等,养生保健产业成为继IT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极。据有关资料,2011年全国养生保健行业总体销售额达6500亿元左右,保健食品、用品生产企业约12000家,销售企业超过10万家,养生保健服务企业超过140万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且每年还在迅速增长。即便如此,我国养生保健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巡视员温再兴在今年4月6日博鳌健康产业论坛致辞中指出,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的发展已经增长到生产总值的10%以上,但是在我国还不到5%。据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徐华锋预计,到2015年,我国保健产品市场将超万亿元。中医养生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前景,已成为跨行业、宽辐射、强带动的朝阳产业。
二、我市发展中医养生产业的优势
1、我市中医养生文化资源厚重
在铜川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倡导并实践养生文化,他们是轩辕黄帝、彭祖和孙思邈。
——我市属于岐黄文化发源地区之一。据考,以陕西黄陵县为中心的古桥国是轩辕黄帝的重要活动地区和归葬处,古桥国疆域包括了现今铜川市全部。古代传说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创立经方,后世整理的《黄帝内经》中一些内容表述就采用了黄帝与岐伯的问答式。现今把岐黄作为中医的代名词,可以说铜川处于祖国医药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中。
——我市是上古养生家彭祖的晚年归隐地。古典记载彭祖姓篯名铿,帝王颛顼之孙,因受帝尧赏识封于大彭国(今江苏徐州),故又称彭铿,善于养生,活了八百多岁(据考相当于现代130余岁),晚年隐居于铜川市宜君县彭镇。彭祖养生方法主要体现在运动功炼、平和心态、顺乎自然、防病抗病四个方面。
——我市是隋唐中医药养生学家孙思邈的故里。铜川作为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家孙思邈的故乡,有着丰富的药王文化遗存。其晚年隐居的罄玉山(今药王山)被誉为“中国医药保健第一山”。孙思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养生理论家与实践家,他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享年141岁,经历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据有关资料记载,孙思邈一生共著作 70余部,流传下来30多部(含托名之作),其代表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集唐以前医学研究成果之大成,融自己行医实践之体会,收方剂8200余首,成为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
在《千金》两方中,孙思邈系统总结了养生理论,形成《食治》《养性》《辟谷》《退居》《补益》诸篇章,阐述了养生大旨,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强调重生与重德并行,指出“治未病”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优生优育、营造环境、调整心态、规律生活、动静结合、食疗为先、药饵并用、节制欲望、顺应自然等养生方法。孙思邈所倡导的养生方法简单实用,凡人皆有可习之处。他注重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着眼,进行了饮食、情感、处世、作息、功炼、药补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不仅有对人的心理疏导和丸散方剂,更从人们必不可少的果实、蔬菜、谷米中选取可供食疗的食物,贴近实际。同时,《千金》两方还针对老年人、青年人、妇女儿童的生理特征、疾病预防、心理调节、为人处世以及中医美容、营养缺乏症、常见病的药疗食疗作了重要论述。著名医史专家李经纬先生说:“孙思邈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在养生方面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他是我国历史上把延年益寿学说同防治老年病紧密结合起来,并使之成为有理论联系实际特色的一门科学的第一人。他比他的前辈华佗、葛洪等兼长养生的医家更高大。”
孙思邈养生理论和方法对现代人的生活也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来自环境与人类自身的疾患不断增多,重视养生保健是时代潮流,而孙思邈的中医养生文化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2、我市中药材资源丰富
我市中药材资源丰富,人工种植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全市共出产野生和人工种植药材七大类683种,其中《本草纲目》所列“宜党”及清代贡品黄芩(又称“耀芩”)为铜川市地道的中药材品牌。我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日照2345.7~2412.5小时,年均降水量555.8-709.3毫米,年均气温8.9~12.3℃。气象和土壤等生态条件有利于中草药的栽培。截止2011年,全市共种植中药材7.08万亩,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中药企业有2家。全市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中药材年销售额2300余万元;中药饮片400余种,年销售额150余万元;中成药1000余种,年销售额1300余万元;保健品40余种,年销售额220余万元。
3、我市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
我市地处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南邻省会西安,是渭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经过坚持不懈的开展“四创”,抓环境综合治理,铜川已由昔日卫星上看不见的“黑色煤城”完成了向“绿色保健城”的华丽转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8天,森林覆盖率超过50%。随着西铜第二条高速公路的开通,铜川已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近年来正在主动有序地承接西安的产业转移,建设大西安休闲度假北花园和陕北—关中经济区大通道,有发展中医养生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4、我市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
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发展试验区成员,中省为我市发展中医养生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给予了一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围绕建设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的目标,我市正在努力打造“二园四区四基地”,并初见成效
[网络编辑:杨凡]
[信息审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