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的矛和盾:市值2个月近乎“腰斩”
近期,医疗美容行业再受监管关注。一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规范医疗美容广告。另一方面,卫健委等八部委也在2021年年中启动了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整体来看,医美行业的监管正在趋严。事实上,就连近日热播的电视剧《扫黑风暴》也揭示了“美丽贷”因涉嫌“套路贷”而遭到打击。与之相关的是,一条与医美相关的灰色产业链得以曝光。
为容颜多娇,竟引“钱袋”离腰,背上巨额债务,甚至为了还债去出卖肉体和尊严。事实上,追寻“美丽”的过程中踏错一步有可能就是万丈深渊,这一情况在现实中也频频上演。
更何况,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一般消费者很难分别真假与否。
大幅回调,2个月近乎“腰斩”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就医疗美容广告征求意见。意见指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整治各类医疗美容广告乱象,着力解决危害性大、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据了解,监管部门还划定了十条红线,触犯将予以重点打击。
受到相关消息影响,医美行业龙头企业华熙生物(688363.SH)、爱美客(300896.SZ)等持续走低。2021年8月30日,华熙生物的股价曾一度跌至166.88元/股,创造了近4个月内的新低。
此前的2021年7月5日,华熙生物的股价曾飙升至314.99元/股,达到历史新高。与之对应的是,华熙生物的总市值突破1500亿元的关口,达到1511.95亿元。
但在随后的2个月内,华熙生物的股价则呈现震荡下行的态势,最低跌至166.88元/股。截至9月3日收盘,华熙生物收报173.49元/股,总市值为832.75亿元。相对而言,其市值已经缩水约679亿元。
按此计算,华熙生物的股价在过去2个月的时间内已经缩水了44.92%,股价出现了大幅回调,接近“腰斩”。不过,这一价格较2021年首个交易日(1月4日)的开盘价145.20元/股仍上涨了19.48%。
根据公开信息,华熙生物的前身为华熙福瑞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在2019年3月更名为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华熙生物”)。2019年11月6日,华熙生物登陆科创板。
据了解,华熙生物的IPO发行价为47.79元/股。上市首日,华熙生物就以78.00元/股的价格开盘,盘中最高上涨至92.20元/股。最终,收报85.10元/股,较发行价上涨78.07%。
与华熙生物高度相似的是,爱美客的股价则曾在2021年7月1日达到844.44元/股的新高,总市值达到1823.99亿元。但在2021年9月3日,其股价则最低报509.37元/股,创造了近4个月内的新低,总市值为1115.34亿元。
增速不稳,开始布局C端业务
整体来看,华熙生物的业绩表现十分不俗。此前的财报显示,华熙生物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6.33亿元,同比增长3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10.29%。
按业务分部划分,2020年,华熙生物的原料业务实现收入7.03亿元,同比下降7.55%;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17.79%;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112.19%。
贝多财经发现,随着规模的增长,华熙生物的营收增速已经从2018年的54.41%下降至2020年的39.63%。同期,其净利润增速也从2018年的90.7%下降至2020年的10.29%。
其中,原料业务在2020年更是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成为了华熙生物当期唯一一项收入下滑的业务。而在2021年上半年,该板块的增速便已回正,但收入占比则降至21.46%。
根据华熙生物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其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37亿元,同比增长104.44%;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35.01%。华熙生物表示,主要原因是功能性护肤品、原料业务及医疗终端业务收入增长所致。
2021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各项业务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原料业务实现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25.18%;医疗终端业务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51.43%;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97.55%,收入占比达到62.07%。
对比来看,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已经成为了其新的增长点。截至目前,推出了“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等品牌的功能性护肤品。其中,润百颜、夸迪品牌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为4.91亿元、3.65亿元。
华熙生物方面表示,2021年是该公司医美业务的战略升级元年。根据介绍,华熙生物致力于在医美市场稳步实现更高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并将“润致”打造成国内透明质酸医美产品知名品牌。
事实上,收入大增与华熙生物的营销费用飙升不无关系。2020年,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为10.99亿元,同比2019年的5.21亿元增长110.84%。相比之下,这一数据在2019年仅为2.84亿元。
2021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更是高达8.97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38.78%。贝多财经发现,华熙生物2021年上半年用于销售的开支已经接近2020年全年的投入。
不止营销,华熙生物2021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也达到了1.07亿元,同比增长78.98%,而2020年全年则为1.41亿元。2021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共计开展160项研发项目。
推陈出新,赵燕有更大的野心
尽管如此,但华熙生物并未能有所提振,不少投资人也在逐步撤仓。据了解,2021年第二季度,摩根大通银行、华夏蓝筹核心混合基金、盛利精选证券投资基金均对华熙生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仓。
其中,摩根大通银行减仓215.33万股,相对约减少29%。不过,摩根大通(J.P.MorganSecuritiesPLC-自有资金)和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基金则在2021年第二季度加仓了华熙生物。
不止如此,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华熙生物的股价更是接连下跌了约45%,近乎“腰斩”。与之对应的是,华熙生物的市值较2021年7月5日的历史高位已经蒸发约679亿元。
期间,监管部门对医疗美容行业接连出手。以上海为例,8月17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多部门联合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行为。
作为辅助,人民日报、新华社旗下新华视点等接连点名医疗美容服务乱象,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加大对医美乱象的打击力度。今年8月,重庆市还通报了跨部门联合执法结果,其中15家医美机构被立案查处。
今年8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更是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将制造“容貌焦虑”、使用患者名义或者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或者作证明等十大医疗美容广告乱象。
据了解,“对食品、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化妆品宣传疾病治疗功能或者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声称具有保健功能”,“其他违反广告法律法规规定,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行为”等也被列为重点打击的范围内。
这也意味着,华熙生物已经半只脚踩进了“红线”内。目前,矿泉水、软糖等食品已经被华熙生物注入了“玻尿酸”的概念,其中包括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以及玻尿酸饮用水品牌“水肌泉”。
根中国消费者报2021年4月12日报道,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才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厂家把它(玻尿酸)上升到功效去宣传,从而主打差异化,还会涉嫌违反《广告法》”。
朱丹蓬还表示,含玻尿酸食品如不是保健食品,普通食品禁止宣称功能,宣传功效涉嫌违法违规,安全性也是不能确定的,本身配方也没有认证,就算是拿到“健”字号的产品,也需要经过临床验证毒副作用等流程,一般最少需要4年时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也对此划定了“红线”。此前,华熙生物董事长、CEO赵燕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战略之外的“诱惑”一概不做。
据了解,功能性护肤品以及功能性食品,都是赵燕所认为的战略。目前,这一设想正在慢慢实现。赵燕曾称,“C端业务的业绩占比会越来越大,这一点毫无疑问。”
不过,功能性食品能否成行,还需要时间给出验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