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青海今年将实现中藏医馆全覆盖
原标题:今年中藏医馆将实现全省覆盖
2018年对于青海中藏医药发展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按照《2018年全省中藏医药工作要点》,今年青海将加快实施基层中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藏医馆全覆盖。
传统医药受欢迎
4月17日9时许,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人头攒动,走进二楼国医堂,古香古色的中式风格,到处散发着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韵味。走廊两侧分布着中医按摩室、中医针灸室等多个诊室。
在二楼走廊尽头的针灸科,二十余平方米的诊室里靠墙分布着七八张床位,床铺上躺满了正在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还有几名患者在一旁等候,让原本宽敞的房间略显拥挤。“接受治疗的多是患有慢性病的‘老病号’,平均每天要接诊三十余名患者。”小桥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主任余顺祖说,由于中医诊治耗时较长,往往要忙到下午才能吃上中午饭。
“这得益于省上的中医馆建设项目,从之前的中医推拿科发展到如今的国医堂,每天的门诊量有200人,比之前翻了一番。”西宁市城北区中医院院长、小桥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孟繁峰介绍。
随着分级诊疗的不断深入,我省“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也逐步形成。“目前,医院近三分之一的患者都是在上级医院完成急性期治疗后,在社区康复治疗的附近居民。”孟繁峰说。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指南》的要求,基层中医馆要至少提供六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我们已经可以提供三十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基本可以满足辖区居民对于中医的需求。”孟繁峰表示。
本报记者 唐楠
基层中藏医药医疗水平稳步提高
家住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韩女士,双腿长期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困扰,关节疼痛令她苦不堪言,走路都迈不开腿。听说藏医的药浴疗法对她的疾病有效,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循化县中藏医院。
初次泡药浴,韩女士由于双腿活动不便,需要家人帮忙抬进药浴桶里。没想到,经过四次药浴治疗后,韩女士已经可以独自慢慢行走了。
除了传统的药浴治疗,循化县中藏医院还充分挖掘传统藏医药经典,开展“尤阙疗法”。据循化县中藏医院院长太果介绍,这一疗法由于其简便、价廉、实用,很快便受到当地患者的青睐和好评。自2015年医院开展这一疗法至今,共有11181名患者因此项传统藏医特色外疗法获益。
今年1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青海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循化县中藏医院传统藏医“尤阙疗法”更是被收列其中。这不仅使这一濒临失传的藏医宝贵遗产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延续,也使得当地唯一的中藏医院——循化中藏医院的治疗水平大幅提高,获益的是当地偏爱藏医的百姓。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中藏医药的技术水平,自2012年起省藏医院确立以医院本部为主体,以循化县中藏医院和贵德藏医院为分院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同时与全省6州6县共12家藏蒙医医院形成自上而下、以点带面、辐射藏区的民族医药医联体,使整体医疗服务体系更加适应服务各族群众的健康需求。“我们组织帮扶团队多次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技术帮扶、人才帮扶,带教特色诊疗项目8项,帮助开展诊疗新技术4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30条,并承担着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进修任务,接收进修学习人员20人次,通过这些举措带动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青海省藏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去年9月,青海省中医医疗联合体成立,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有效促进成员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水平的提高。
通过这种传帮带的形式,中藏医药的特色优势得到了有效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显著提高。
今年中藏医馆将实现全省覆盖
2009年医改实施以来,我省立足地方实际,把中藏药服务纳入城乡居民医保体系,完善中藏医药服务网络,促使中藏医药充分发挥作用服务基层群众。
在此基础上,2013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藏医馆”项目,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藏医诊室、治疗室、中藏药房、煎药室等中藏医药科室集中设置,使布局流程符合专业化标准,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注重人文关怀,营造浓郁的中藏医药文化氛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