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迎来“全民需求时代”
随着经济进步、时代发展,人民生活愈加美好,对于健康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根据国际经验,当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消费会发生质的飞跃,而中国正来到这样一个大健康产业的节点,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
近年来,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15到201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由5.2万亿人民币增至8.1万亿元,并预计将继续提升,到2024年达到约13.4万亿元。
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
12月6日,在重庆国际生命科学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士李兰娟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所谓大健康,就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护,是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方面健康的过程。医疗服务行业受疫情、成熟信息技术等因素影响,线上医疗服务将成为趋势,要通过科技创新,重塑行业新格局。
随着“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健康医疗用户需求由“以治病为中心”加速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服务供给由“以医院为中心”加速向“以个体为中心”转变,行业竞争态势由“资源竞争”加速向“创新竞争”转变,资源投放由“优化配置”加速向“提质增效”转变。可以说,大健康产业发展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庞大的人口基数、老龄化趋势、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都将推动大健康产业飞速发展。加上疫情推波助澜,人们会进一步倍加珍惜健康,大健康产业已进入“全民需求时代”。
“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就是要把重心下移、端口前移,就是要让人民少生病、不发生并发症,最好是不生病,无疾而终。”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周邦勇指出,在国家战略里面,健康的优先序里是最优先的。
资本竞相追逐
近些年来,受疫情、可支配收入、“美颜经济”等因素影响,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私人医生、轻医美等领域的需求逐步提升,大健康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大健康早已是一种刚需,日益成为资本市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阿里、万达、华润等巨头企业近些年也纷纷入局。数据显示,如今健康养老企业超过23万家,智慧养老企业则达5300余家。
编辑搜图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大健康领域融资事件为26起,同比去年同期17起上升9.0%;融资总金额超119.6亿元,同比去年同期9.2亿元,上升1200%。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大健康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大健康共发生36起融资,同比增长24.13%。
近日,天眼查联合百度财经发布《大健康时代新机遇:未来生活的前置思考》报告显示,我国已有52家医疗健康企业登上“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坦言,随着大健康产业的热度不减,除了医疗、保健品、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紧密相关产业,将会有更多的细分产业因为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而方兴未艾。
健康管理线上化趋势
在大健康理念普及、保健意识普遍提高的环境下,人们的健康需求也出现升级;健康管理的精细化、线上化趋势逐步显现,疾病预防和慢病管理的需求也显著扩大。
从健康管理行业不同应用场景分析,日常健康管理多种方式采集身体机能数据,量化日常生活习惯数据,形成完备、具体的个人健康档案长期监测需求:长期记录用户身体指标数据,在身体情况出现健康危机时及时提醒。
癌症早筛相较于传统癌症检测更为精准、便捷、无创,解决了医疗服务的多个痛点,成为健康管理新势力。在线诊疗通过互联网对接用户和医生,打破医疗资源的地域限制,提高诊疗便捷度,解决多个医疗服务的痛点。慢病管理,信息采集:积极为患者提供多种方式采集、量化、整合身体机能数据。根据不同科室需求精准采集进行复诊和健康教育。
近年来,政府部门已多次展示其于全国推广健康管理服务及建立全国健康管理服务基础设施的决心,健康管理行业亦有大量资本投入。中国健康管理逐渐进入发展健康保险业务及互联网医疗等衍生业务的融合阶段。中国健康管理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48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8503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7.9%。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病患病率上升是推动中国医疗大健康行业发展的三项主要因素。同时,基于健康管理对于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的管理优势及互联网技术进步的因素叠加,预测中国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1898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0.8%。
来源|综合自工人日报、华夏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