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中“夹带”致股东信 百余家公司董事长都写了什么
随着2020年年报披露落幕,在冷冰冰的财务数据之外,您是否注意到,不少A股上市公司年报开头有一篇暖洋洋的来自董事长的致辞或致股东信?
据上海证券报资讯不完全统计,2020年年报中的董事长致股东信至少有110封。其中,金融类蓝筹公司及中字头央企占比较高,且“写信”的习惯延续多年;迪安诊断、美诺华等民企掌舵人,则是头一次提笔。
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掌门人都聊点啥?概括起来,无非是“晒成绩、聊业务、谈战略、树信心”。不过,由于所处行业及个性不同,董事长致辞或信件的文风大不相同,有中规中矩平铺直叙的,有追昔抚今饱含深情的,有逻辑严密点到即止的,有洋洋洒洒情真意切的……
增进互动、传递信心,无疑是A股公司董事长们“写信”的核心诉求。在“接收人”投资者看来,董事长的来信至少表明了公司关注投资者、重视沟通的姿态。
金句迭出“励志型”
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2019年年报第一次“写信”。从业绩情况看,公司2019年亏损3.56亿元,是较为困难的一年。彼时梁允超写道:如果2018年是拐点来临的话,过去的2019年就是“难”,2020年就是“熬”。他称,这一年中国企业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对一些企业来讲更是“生死劫”之年。
2020年,汤臣倍健“熬”过来了,经营环境全面改善,全年盈利逾15亿元。梁允超的第二封致股东信深情款款,条分缕析,充满哲思。在信中,他回顾了三年规划,展望了新三年规划,提出了四个战略重点,并从长、宽、高三“度”阐述了汤臣战略未来的挑战。
他还提及,几个月前,汤臣倍健在创业25周年日发布了企业核心价值观2.0版。干货满满的文字中,“金句”迭出:“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每一次挑战都是从零开始,太在意当下就没有未来”“不冒险就是最大的风险,切忌把既得利益变成一身赘肉”。
科创板公司光峰科技董事长李屹也连续两年在年报中“提笔”,今年的题目是《在变与不变中坚守长期价值》。
他的文字坦诚而坚定,更像是在推心置腹地与投资者聊天:“相比于年报的数字,我更想和您分享一下,这份超强的发展韧性,‘底气’来自于哪;在遭疫情‘围困’的那些日子,我们为寻求突围都做了哪些努力;以及,对未来一年甚至更长期的发展,我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展望未来,李屹表示,要有所当为,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
李屹认为,对于一家坚持长期主义的公司来说,股市应该是称重机,不是吹风机,我们一直在努力,把光峰经营成一个更“重”的公司,一个可以在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变革中,仍然可以保持活力、持续进步的公司。
“第一次”说点啥
4月20日,美诺华董事长姚成志的第一封信出现在2020年年报中。他从公司的生产布局、产能扩张、产品研发等角度,详细描述了美诺华2020年的发展轨迹。展望未来,公司了制定“美诺华+”战略,综合股权、基金、资金等运作方式,开展多种项目合作推进特色原料药、制剂、CDMO业务板块加速发展,扩大布局医药新领域,整合产业链发展。
迪安诊断董事长陈海斌也是“第一次”写信,信的内容洋洋洒洒,情真意切。在信中,他回顾了过去25年创业历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阐述了公司的运营版图及战略方向,并透露了“迪安”名字的由来——来源于“DNA”的音译,寄寓着公司能像DNA扩增一样呈数量级发展。
难能可贵的是,陈海斌也对曾经的大举扩张进行了反思:上市后的迪安,曾经在五年时间内狂飙突进,一手跑马圈地全国布局ICL,一手投资并购渠道伙伴打通“服务+产品”一体化商业模式,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但快速的扩张也一度埋下了隐患,出现了企业战略机遇与组织能力错配、多元背景人才引入与管理文化冲突等问题。同时,从2018年起,我们开始强调做深度、拼能力、拼耐力,这需要加强技术驱动和精益管理能力。现实与理想的反差,触发了我们核心人才观的转变,促使我们沉下心来思考如何从“做事用人”到“用人做事”。
2021,对迪安诊断有着特殊的意义——创业25年、上市10周年、新5年战略全面启动之年。陈海斌表示,这注定是一个满怀信心与期待的“再出发”之年!
换了老板仍要“鼓劲”
世联行年报致股东信的“传统”已延续多年,最新一封信的主基调是传递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