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刮痧拔罐 > 正文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21-05-08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让我们聚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一主题,从理解把握中医药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培育中医药特色人才、坚守中医价值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

  整体关联动态平衡顺应自然

  中医药学的独特思维方式

  作者: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在同疫病斗争中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

  注重整体关联。中医药学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注重整体关联。它是从整体生命观出发构建的一整套有关养生等治未病以及用针灸、按摩、经方等治已病的理论和方法。中医药学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气所生,具有同根性,天人之间可以相互感应;强调肝、心、脾、肺、肾等是一个整体,面对疾病,不仅需要考虑是哪方面出了问题,而且需要考虑这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用药方面,中医遵循组方原则,在临床上一般采用复方,多种药物各有分工、协同合作,联合作用于多个靶点,联合起来发挥作用。在治疗方面,中医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重视精神情志和人体健康的关系,注重从身心整体上进行调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医疗队员引导患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都有利于患者舒缓情志、增强体质,对提高患者肌体免疫力、尽早恢复健康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注重动态平衡。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可变的。在这个时间和地点取得平衡,到下一个时间和地点又不平衡了,需要再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动态平衡。中医药学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阴阳失和”是人体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内伤和外感,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有些外感是无法避免的,需要人们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适应外界变化,从而取得相对平衡,保持身心健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我国抗疫方案的亮点,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原创科学的价值和优势。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中医药,既能宣肺清泄、疏散上焦,又能化湿和胃、斡旋中焦,还能活血解毒、畅通下焦,目的是调和阴阳、恢复肌体的内稳态。从治疗方式看,西医擅长寻找有效药物,直接消灭病原体;中医擅长通过整体调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环境,激发人体的防御机制。中医通常称治病为“去病”,其意思是通过调适去除疾病,恢复身体本有的平衡,并非就病论病。

  注重顺应自然。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顺应自然规律。从大禹治水到李冰治理都江堰,其指导思想皆为顺应自然。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看到水总是往下流,于是疏通河流,让水能够顺畅流下去,有效解决了洪水泛滥问题。李冰看到水是波动的,就不用传统的堤坝,而是用竹篓装上石头,随着水的波动竹篓也会起伏。顺应自然的思想,适用于治水,也适用于人体。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不顺应自然,人的身体就容易得病。顺应自然规律,除了强调顺应事物本性,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尊重事物个性、差异性。疾病形式多变,中医通过综合分析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等个体信息,确定相应治疗方法,并结合临床、疾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方向,注重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不是单靶点发挥作用,而是根据患者病情的演变辨证施治。在治疗过程中,早期以祛邪为主,中期以清热化湿为主,后期以扶正为主,取得了显著疗效。

  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

  科技支撑中医药振兴发展

  作者: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

  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促进中华民族昌盛和保障中国人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中医药在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回顾中医药发展的历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中医药工作者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以提高临床疗效和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中心,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在国家重大专项和科技支撑计划等规划支持下,中医药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在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我国医疗改革和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令世界瞩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彰显了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贡献。近些年,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及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临床科研体系建设顺利开展,建立起涵盖中医药各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室和科研实验室;着力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初步形成以独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药大学和省级以上中医医院为研究主体,综合性大学、综合医院、中药企业等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保障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尽管近些年中医药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中医药科技基础薄弱,在理论研究、药理研究、客观化标准化研究、中医药循证方法学等方面,仍有一些难题需要攻克。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重在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以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将临床实践和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加以研究,在解决问题中推动成果转化、科技进步。近年来,我们在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的一批科技成果,如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理论研究、络病理论及方药研发等,都是围绕国家和社会需求进行研发取得的。

  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原创成果。屠呦呦研究员领衔的团队从古方中受到启发、找到灵感,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转化成一种强有力的抗疟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中医药虽古老,但其理念并不落后,有些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必须坚持把原创的中医药理念、经验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自己的开拓创新之路,形成一种“思维+首创+科技+转化”的中国特色研究模式。同时,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增强“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劲和钻劲,认准稳定的研究方向,踏踏实实做科研。

  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相统一,是中医药科技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在坚持中医原创思维的基础上,注重多学科合作,海纳百川、融合创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证候学流调采用手机APP采集、远距离传输,在千里之外的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不到一周,4省20家医院千余例确诊患者证候信息就汇总出来,经过信息处理和专家分析得出“湿毒疫”的诊断,有力指导治疗,为患者临床救治争取了时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我国科研发展的关键瓶颈,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总结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理论和诊疗规律,组织科技攻关,进行研究论证;建立符合中医药规律的现代评价手段,将中医药治病的机理药理阐释清楚。加强《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对古方的科学内涵和思维理念进行研究消化再吸收,并转化为新的技术成果。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在一系列科研政策支持下,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医药事业必将加速振兴发展。

  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

  大力培育中医药特色人才

  作者: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从业人员数量与结构得到改善,中医服务总量持续上升,但仍存在高质量供给不够、特色不突出等问题。2021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针对中医药人才发展的制度短板和弱项,完善了顶层设计,强调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须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大力培育中医药特色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中医药博大精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中医药特色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医药院校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熟悉掌握国家大政方针和中医药历史文化典故,充分挖掘中医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加强通人文、读经典、重临床、强能力的综合教育,将知识传播和人格塑造紧密结合起来,让青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屠呦呦等老一辈中医药工作者为榜样,胸怀祖国、勇于担当,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善于传承、勇于创新,潜心研究、淡泊名利,切实承担起新时代赋予中医药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优化课程体系。《黄帝内经》提出,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医药学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但也不同程度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的现象。有的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医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导致青年学生人文底蕴不足;有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结合得不够好,导致青年学生临床能力不足。中医药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中医疫病课程,把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统一起来,让青年学生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宽阔的专业视野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注重选拔和培养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药学的优秀青年学生,拓宽其多学科交叉和个性化发展路径,完善青年学生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注重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具有师徒关系紧密、教学方式灵活、注重个性专长、突出实践技能等特点,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对传承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理念、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应看到,传统师承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学习内容与形式不明确、质量良莠不齐、人才培养效率较低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医药快速发展的需要。院校教育有助于中医思维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中医药与现代知识的结合。中医药院校要强化医科教协同,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把传统教育的精髓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多层次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的中医药学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彰显独特的中国智慧

  坚守中医价值理念

  作者: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医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抗疫答卷,彰显了独特的智慧和价值理念。中医的价值理念,可概括为仁、和、精、诚。

  医者仁心。“医”作为一种职业,其目的在于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这一职业特点被称为“仁术”。“仁术”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梁惠王上》,即“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它一开始并不是指医术医德,而是指从仁爱行为推广开来的治国之术,后世则将“仁术”作为中医的专称。将中医视为“仁术”,旨在强调医者要具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的爱心,正所谓医者仁心、仁者爱人。“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仁爱之心通过医术得到充分体现。中医强调“待患若亲”,即把患者当亲人。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家庭伦理是分不开的。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大医精诚》一书,明确了为医者的基本要求:“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所有这些,不仅是从医的入门条件,而且是衡量一个医者是否合格的标准。

  调和阴阳。中医将人的健康状态称为“平”,将健康人称为“阴阳和平之人”。《黄帝内经》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调和阴阳,以平为期”的健康基本法则,倡导“天人相应、调和致平”的价值观,主张在自然观上“天人相和”,在社会观上“人我相和”,在身体观上“形神相和”,在治疗观上“阴阳相和”。中医将人的生命和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将人内在的五脏六腑和外在的五官四肢视为一个整体,强调人只有通过调和阴阳,依靠自身脏腑、经脉、气血的功能活动及调节能力,才能达到人体内外的协调统一、形神气血的协调平衡。在治疗方法上,中医是扶正祛邪式的调和性治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普遍使用且疗效显著的“清肺排毒汤”,来源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四个经方,蕴含中医治疗学调和阴阳的价值观念。中医注重扶正祛邪、整体调节、多靶点治疗,一方面扶持正气,提高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祛除邪气,将体内疫毒排除出去。

  精勤不倦。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孙思邈提出“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我国古人认为,医者除了学习医学和易学两门专业课,还须广泛涉猎经史子、儒释道等领域,以开眼界、拓心胸。《黄帝内经》称医者为“工”,倡导医者发扬工匠精神。中医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关乎患者性命,一定要精益求精,真正掌握救死扶伤的高超技艺。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三药三方”,是多位中医专家经过反复讨论、精心研制才确定的,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一人一策、随证化裁、及时调整,注重体质、疾病、症状“三结合”,同病不同治,同病不同方,精准施治,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据统计,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截至2020年7月,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中医药合作协议,支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为维护人类的健康福祉发挥着重要作用,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守信戒欺。“诚”是“医者仁心”的外在表现,如果说“仁”偏于恻隐为端、慈悲为怀的医者之心,那么“诚”则偏于心怀至诚、一心赴救的医德行为。孙思邈提出,在患者求救时,无论对什么患者都要“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其大意是说,诊察疾病,专心致志,详细了解病状脉候,一丝一毫不得有误;处方用针,不能有错。这体现了真诚恳切、守信戒欺的品质。明代中医学家龚廷贤提出“医家十要”,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提出“医家五戒”,对医者行为都作出具体规定。对待患者要严守医密,不以虚言诳人,不以危言相恐,不以神方秘术炫世惑众,不曲顺人情以保己名,其中就有“诚”的要求。中医强调,医者要诚信求真,慎独自律。除了慎独外,对同道“不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