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刮痧拔罐 > 正文

星辉测速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21-05-19

    小吃的根源,想不到小山村竟然这么美!”面对着依山傍水的俞邦村,林长盛欣喜地说。

  3月23日下午,前来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实地了解推进乡村振兴情况。很多像林长盛一样熟悉“国民美食”沙县小吃的人,第一次知道这个有着“小吃第一村”美誉的古朴村落。

  俞邦村是革命老区村,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一些村民带着家传手艺走出山门经营小吃,成为沙县小吃走向全国的起点。福银高速通车后,俞邦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现在,村民们不但通过福银高速走向全国各地经营沙县小吃,各地的游客也沿着福银高速慕名而来,村里形成了‘吃、住、游、乐、购’等商业业态。去年,我们俞邦村还获评省级金牌旅游村和国家森林乡村。”俞邦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昌松告诉记者,如今,沙县小吃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中,把支持发展沙县小吃等特色富民产业写入其中。他说:“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一定像家门口的福银高速一样,越走越宽阔。”

  贫困村的美丽蝶变

  沿着福银高速继续北上,从泰宁县寨下收费站出高速,不远处就是杉城镇际溪村。走进村里的“耕读李家”文化旅游项目,仿古的李家客栈、青翠的李家菜地、古朴的创客坊、美丽动人的丹霞田园风光……浓浓的农家味道尽收眼底。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几年前,际溪村还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248户群众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大部分在家务农,土地收益微薄。“际溪村紧靠福银高速,一定要借势发展,借势脱贫。”杉城镇党委副书记刘萍告诉记者,2014年,泰宁决定打造“五朵金花”旅游专业村,际溪村名列其中。

  据刘萍介绍,实施“耕读李家”项目后,盘活了集体资产,吸纳了群众就业,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消息 ,实现了富村与富民相统一,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5000多元。2018年,际溪村实现贫困村退出;2019年7月,际溪村以全省第一的综合评分,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际溪村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村民刘秀红以前主要靠当村里的保洁员维持生活,现在在政府的支持下,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民宿,一年下来,全家收入15万元左右。他说:“很多在外地打工的村民,看到村里利用交通优势发展旅游,好风景也能变现,都开始回家找活儿干。现在我们村人气越来越旺,大伙的日子越过越好。”

  串起闽宁协作山海情

  福银高速,一头连着八闽大地,一头连着六盘山下,串起的是闽宁情,唱响的是山海经。

  5月16日,一辆从银川出发,沿着福银高速长途跋涉2400多公里的集装箱货车,在福州青口下高速,一路行驶到宁夏六盘山特产馆福州马尾仓库。“这次我们从宁夏运来了当地的红(黑)枸杞、五谷杂粮、红枣、亚麻油等农副产品,大约有30吨左右。”宁夏固原市福建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林锦云告诉记者。

  林锦云常年往返于闽宁之间,他发现宁夏特产品质优异,但缺乏通往市场的渠道;而福建市场繁荣,人们十分喜爱来自西部的特色产品。在闽宁两地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1月,林锦云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第一家宁夏六盘山特产馆。

  “我的特产馆立足消费扶贫,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宁夏特色原生态农产品,企业员工中20%以上为建档立卡户。目前特产馆已吸引38家宁夏本土企业入驻,销售宁夏滩羊肉、葡萄酒、固原红土鸡等300余种产品,并且带动了宁夏1110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800多人。”林锦云告诉记者,目前特产馆在福建已开了14家分馆,去年销售金额达5000多万元。

  “我们的宁夏特产80%以上是通过福银高速运输到福建的。这条24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架起了闽宁协作、推动西部乡村振兴发展的桥梁。”林锦云表示,企业以后将从三产融合的角度,寻找闽宁产业合作的更多契合点,助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挥好福银高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更多百姓致富奔小康。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