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生文化: 从獐子岛大雪采捕说起
(原标题:海参养生文化: 从獐子岛大雪采捕说起)
在我国民间,大雪是“进补”的重要时节。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自古就有冬季滋补海参的传统习俗。而大雪时节采捕的海参最具滋补价值。 大雪采捕海参是獐子岛独有的传统民俗节日。“大雪”节气预示着深冬来临,野生海参为了度过这个漫长寒冬而储存了足够的养分,此时海参肉质肥美、营养丰富,最具滋补功效,正是采捕与进补的最佳时机。
一如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在獐子岛悠久的渔猎文化与底蕴深厚的海岛民俗中,“大雪采捕”早已成为百姓生活中一脉相承的重要节日。嘹亮豪迈的长海号子、悠扬动听的民俗歌谣、乘风破浪的冬捕渔船、入海捞参的潜水勇士、热气腾腾的煮参大灶,共同勾勒出獐子岛人收获时节的欢腾喜悦。
为什么要在大雪采捕,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这样回答:“獐子岛大雪冬捕传统源于对海洋生物规律的尊重,源于对野生海参稀缺品质的追求。在獐子岛都是冬季采捕海参,水越冷,海参越好。獐子岛人认为,大雪是海参成熟的季节,如同时令蔬菜一样。”从客观规律上讲,在天然环境下生长的海参,进入“大雪”时节的肉质最为肥厚,各项有益成分相对含量更高,是最佳的海参采捕时机。
“大雪”一到,潜水员们纷纷潜入海底,海参成群结队地从礁石底下钻出来,密密麻麻地铺了一地。海参在水温低到15度时开始集体出来觅食,等到大雪时分,海参吃得饱饱的,膘肥体壮,正是最好吃也是营养最为饱满的时候。用岛里人的话来说,就是海参熟了。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经,益精髓”。我国著名海洋药物及食品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教授认为,海参是人类重要的海洋食品和药物来源看,其滋补和保健功能早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海参的营养保健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青睐。獐子岛海域拥有不可复制的优越生态,这里的水温、流速、盐度、饵料等天然条件非常适合海参栖息和生长,是中国唯一的MSC认证渔场,是中国野生海参原种保护区,是消费者所公认的海参核心圈层。獐子岛海域不投放海参苗种,这里收获的每一头海参都是自然繁衍、物竞天择的产物,天然养护、限量采捕保证了海参纯正的种质。经测定,獐子岛野生海参粘多糖含量高于非野生海参20%以上,野生干海参复水后营养保持率高于非野生海参18%,獐子岛野生海参无论是外观形态、口感及海参粘多糖、海参EPA/DHA磷脂、海参胶原蛋白等功效成分的含量活性,均优于其他海域出产的海参,具有其他海域出产的海珍品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开捕现场,伴随着威武雄浑、激荡胸怀的“长海号子”,采捕船驶向獐子岛马牙滩海域,潜水员们从玻璃钢船上纵身跃入水下,十分钟的时间,他们纷纷带着满满一袋的海参浮出水面。
采捕船上的工作人员将海参直接倒入早已准备好的方形包容器内,并现场进行分拣:不足3两的海参,当场被放归大海,为的是保证野生海参的可持续发展。而分拣出来的海参全部装进专业的分装器皿内,按照操作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透氧承装比例,每箱30公斤以内,不能装满。另外,每箱分装完成之后,船上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填写标签,准确记录采捕时间、海域、船号、潜水员、海参个数、填写人信息等,为原产地二维码追溯做依据。随后,所有海参被快艇运到港口附近的加工中心进行初级加工,从采捕到加工,全部时长不超过3个小时。
为了给消费者“冬季补好参”一个最可信赖的选择,獐子岛大雪采捕海参的盛典,展现了渔家风情与海参文化,把欢乐喜庆的采捕盛况分享给广大观众,把滋补健康的消费理念传递给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消费者。采捕上来的海参都要通过国际权威机构SGS的品质检测,经过严格规范、可追溯的加工工艺,接受海参商会诚信联盟的原产地监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