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公众急救普及率低 心肺复苏讲师培训需求加剧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4-04

  图为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会长李立环

图为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会长李立环

  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刘映)由于心脏病突发、窒息、淹溺等各种原因导致心脏骤停,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然而,这项被称为“第一救命术”的心肺复苏技术,多是在医学院和医院内部实施,医院外公众普及率很低,每天仍有很多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而失去抢救时间。12月26日,在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第二期心肺复苏讲师培训班上,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会长李立环教授表示,心肺复苏技术并不高深,但在临床上要做到规范操作、有效抢救也不容易。因此,建立先进的心肺复苏技术推广培训体系,提高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是一项利国惠民的有益行动。

  急救只在分秒间,急救不是“OTC”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当心脏停跳后大脑皮层能够耐受的存活时间只有4-6分钟,之后便开始不可逆的死亡进程,这个时间窗被称为“黄金4分钟”。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必须由第一目击者在现场就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如果每个普通公民都学会基本的复苏技能,关键时刻就能在现场挽救患者的生命。根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统计,美国心脏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抢救成功率平均为9%,部分城市和地区可达50%。而我国大城市的平均水平不到1%,广大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则更低,这和我国的公众急救普及率低有直接关系。

  图为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保办公室主任敖虎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保办公室主任敖虎山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保办公室主任敖虎山表示,在现实生活中,心肺复苏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统一规范、符合社会公众认知度的具有国家权威性的培训教材,社会上有些开展心肺复苏培训的机构和形式鱼目混珠,有些不规范培训误导群众。很多活动都是一次性,掌握之后长时间不练后就会生疏,缺少可重复可持续机制。此外,还缺少法律支撑,施救者的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比如复苏失败,怎么办?

  “急救不是‘OTC’,急救只在分秒间,只有规范正确的急救才能有效地救助生命。”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发起人、侯任主委,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副主任陈志说,鱼刺卡喉、溺水怎么做?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在各种朋友圈里狂转。由于群众对专业医学知识的认知度不同,一名高水平的心肺复苏培训讲师对于提高培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心肺复苏活动实践,以及对于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医生心肺复苏技术状况的调研,了解到我国心肺复苏讲师培训需求很大,与此同时,急救培训也需要实施准入制度,让真正能挽救生命的专业人才加入公众急救团队中来,促进我国公众急救普及率的提升。

  图为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副主任陈志

图为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副主任陈志

  建立先进的心肺复苏技术推广培训体系

  面对更多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心脏骤停,群众中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率始终是薄弱环节。

  敖虎山表示,为了推广科学规范的心肺复苏技术,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启动了“心手相连 点亮生命”心肺复苏行动计划,先后在内蒙古阿尔山、辽宁抚顺、江西瑞金、陕西西安、浙江杭州、福建福州、厦门、广东广州、云南大理等地开展针对社会公众的培训。由于目前我国尚未有自己的心肺复苏培训师认证制度,为此学会在西安开展了首期讲师培训班。

  对于下一步计划,敖虎山表示,学会将致力于将现代救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心肺复苏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建立先进的心肺复苏技术推广培训体系。具体将从四个方面推进,一是推进法律法规建立。贯彻依法治国理念,推进依法依规开展培训、每个公民的施救义务、保护施救者的权益等法律法规的建议。这是活动长期稳定开展的基础保障之一;二是建立证书效期制、重复培训制度及长期稳定的培训教室,公众可以重复参加培训,考取证书。活动的可重复是保证持续开展的条件之一;三是制定我国心肺复苏普及培训教材及定期更新制度;四是推进建筑物设立除颤器的建筑标准。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