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阴虚之人的养生方法
自打国际上开了“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大会”后,我感觉气候开始不断降低,前天东北还下了大雪,估计按照惊蛰节气早出来的虫虫们都会冻坏了的。
但是春天的脚步还是挡不住,天气还是一天天的暖和起来,北京今天已经开始感到一丝的暖意了。
于是,季节性的身体失调也开始多了起来。
我的一位朋友的母亲,突然开始血压升高,失眠,脾气暴躁,容易发脾气,去医院,医院给用了一些常规的控制血压的药物,但是效果不好,家人很担心,于是找我给看看。
我诊断后发现,这位老太太的舌头很红,舌苔是薄的,脉搏跳动快,这在中医叫脉数,这些都说 明老太太是阴虚的体质。
阴虚是体内的阴液不足,中医认为“阴虚生内热”,打个比方,就好比是机器的润滑油不足了,那么机器就会越来越热,这就叫虚热,这种热并不是实热,和外感导致的那种热不同。这种阴虚导致的虚热,是舌质红,舌苔薄,脉细数,同时手脚心发热,口干,眼睛发干,有的人还有腰膝酸软的情况。一般小便是黄色的,大便很容易干燥。
这位老太太的症状非常的明显,此时严重失眠,每天都无精打采的,同时容易发脾气,火很大,和家人生气,家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同时血压高,头晕,觉得整天脑袋都是晕的。
我诊断结束后,告诉他们,这种体质,在春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因为中医认为春天对应的是肝,属木,这个时候树木开始生长,需要津液,如果津液不足,则树木就会出问题,所以,如果一个人阴虚,津液不足,那么肝木生发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会有一系列的反应。
于是,我就给她开了一个食疗的方子,很简单,就是熟地九克、生地十五克、沙参九克、麦冬九克、枸杞子九克、当归三克、猪脊骨一节,熬汤喝,每日一副,这个方子在中医里面叫一贯煎,原方里面没有熟地,是我加的,猪脊骨也是我加入的,为的是加强滋阴的效果,原方还有一味药叫川楝子,也叫金铃子,如果患者肝火大,可以加入三克或者六克,我一般是用三天,肝火去掉了就不用这味药了。
这个方子是滋阴清肝的,是我最常用的方子,因为都是药食同源之品,所以我把它变成了一个食疗的方子,只要是阴虚之人,此时一般喝几天就会改善症状。
结果,这个老太太后来说,喝药的当天晚上,睡眠就明显的改善,然后血压开始平稳,也没有怎么再发火,现在已经是喝了三天的猪肉汤了,感觉非常的好,今天我特别又问了一次,她的身体没有什么问题,已经比较平稳了。
这样的例子我这两天遇到了几位,甚至包括我的母亲,我给母亲的方子里面又加入了山萸肉和炒枣仁,效果也是非常的好。
今天白天,我在中央电视台谈事儿,空闲的时候,一位素不相识的不知道是哪个节目组的女士路过,突然看到我,于是径直走来,问:“您是罗博士吧?我问问您,我最近头晕,失眠,是怎么回事儿?”我心想:又是一位这种情况的,于是一诊断,结果证实了我的想法,就是阴虚捣的鬼,也是需要滋阴清热。
那么,中医所说的这些什么肝木春天生发之类的事儿,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现代医学也可以解释这个问题,春天的时候,四周温度上升,我们周身的毛细血管开始舒张,这样需要的供血量就大,此时如果血液量不足的人,体液不足的人,就会无法正常供应,于是会出现一些不适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春困秋乏的原因,为什么春天来了总想睡觉,此时一些心脑系统有病的人就容易出现危险,因为心脏为了满足肢体的供应,就会拼命地工作,拼命地加压,这样就增加了负担,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出现危险。
我们中医,用一个非常通俗的比喻,来解释了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老祖宗聪明的地方。
古代对于这类情况的论述非常的多,在早年学中医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书是清代名医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我甚至把书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整理归类,最后写了很多的内容,其实整理出来,都是论文,记得当时翻开这本书,第一部分里面,就有一个医案,是叶天士治疗一个老太太的医案,这是叶天士治病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医案,从春天调理到夏天,然后是冬天,估计这家人和叶天士的关系不错,所以老太太一直是叶天士给调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