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刮痧拔罐 > 正文

你的财富,谁来守护?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24-01-14

(原标题:你的财富,谁来守护?)

近期,大行再次调降存款利率,股份制行跟随调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和讨论。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在不确定性增强的环境下,存款已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避风港”,存款利率的下行在某种程度上再次刺激了大家的理财焦虑:在全球通胀上行的大环境下,在资本市场动荡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兼顾投资的安全与收益,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既变得越来越重要,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巴菲特曾将投资理财品分为三类:一是基于货币的投资,包括存款、债券及其他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等,其特点是难以在长期跑赢通胀;二是不可再生资产,包括黄金、其他贵金属、收藏品等,特点是不能生息,长期能够跑赢通胀,但也仅此而已;三是生产性资产,包括房地产、土地、以股票为代表的权益资产等,其特点是可以自我繁殖,其产出可以通过提价抵抗通胀,长期看可以在跑赢通胀的基础上实现超额收益。

在巴菲特看来,投资者只有将主要财富配置在生产性资产中,才能在长期实现财富的有效保值增值。基于此,股票/基金投资备受投资者推崇和青睐,人们寄希望于通过长期持有这类资产来更好地应对未来。

回溯历史数据,这个结论是成立的。以股票为例,数据显示,1802-2003年间,美股年化收益率维持在6.5%-7%之间。从我国数据来看,2004年末以来(截至2022.9.20),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10.19%(含分红收益),同样大幅跑赢存款和通胀。

2020年前后,很多投资者初次接触价值投资理念,被上述长期投资的观点折服,主要配置权益资产的公募基金成为很多人的投资首选。以长期持有、慢慢变富的憧憬开端,经过两年的投资实践,投资者大多都失望了,也灰心了:从今年的数据看,投资资金重新回流储蓄存款,在理财市场的高波动下,保本避险的储蓄存款成为优先选择。

考虑到市值缩水的折磨并不好受,卖出避险可以理解;只不过,顺应人性的选择通常不是正确的选择,尤其是当年“买在人声鼎沸时”已错了一次,现在“卖在无人问津处”更是错上加错。

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仅就投资领域看,逆人性、执行起来更难的选择通常更加正确。

就存款产品来看,其优点是安全,利息刚性兑付,是短期流动性安排的优先选项之一;缺点在于长期难以跑赢通胀,无法实现财富的长期保值增值。关于这一点,我曾以北京的房子举过一个例子。

假定24年前(1998年)将10万元存入银行,利息3%,2022年取出来本息合计20万元。从购买力的角度算,24年前的10万元可以在北京买一套50平米的房子,现在的20万元能在北京买5平米就不错了。24年间,存款本息增值了1倍,以住房衡量的购买力却缩水了10倍。

当然,用房价涨幅来衡量投资是否保值,不仅是存款,其他投资产品也不能打,因为房地产是过去20年国内最好的投资品,从低波动、高杠杆、高收益等属性看,只有唯一,没有之一。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粗略设定实体经济创造了全部社会财富,各方以承担风险的大小切分蛋糕。企业破产倒闭时,存款人的资金由金融机构进行垫付,且受存款保险保障,不承受风险;债权人(债券投资者、作为放贷机构的银行)的资金先于股东受偿,风险居中;股东(股票投资者、权益型基金投资者)最后分配剩余资金,承担的风险最高。

所以,按照风险承担的高低看,权益投资者分得到蛋糕份额最大,债券投资者次之,存款人最低。权益投资者将投资所得继续投入权益资产,而存款人将本息继续买入存款,长期来看,存款人在社会财富中的份额会越来越低,从相对购买力的角度看,便是难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有人可能会问,为何要按承担风险的大小来分配收益呢?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奖励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否则,市场经济便会失去创新发展的动力,无以为继。

所以,单个公司来看,有成功有失败,股东的处境未必好于存款人;但普遍意义上看,股权投资者的平均收益在长期要高于存款人。上市公司作为经济体中优秀企业的代表,长期能够创造比市场平均值更高的收益。通过指数或权益基金,投资者可在分散化投资的前提下获取股权投资的高收益,实现财富的长期保值增值。

以上,便是投资理财的根本性常识。正确的资产配置,不能持续违背这一常识。

首先第一点,就是不应把家庭财富主要配置在存款等固收类资产中,当然,老年人除外。通胀引发的购买力贬值,需要10年左右的维度才有明显的感知,对于年轻人而言,10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转眼即到。若不能做好财富配置,购买力贬值的风险和压力就在眼前。

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第二点,家庭财富应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资产,确保在社会财富切蛋糕的过程中不掉队。由于单个公司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研究门槛较高,投资者可通过指数基金或主动管理型基金进行投资。

权益资产短期具有高波动性,所以第三点是在相对低位买入并长期持有,能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市场底部可遇不可求,相比低位买入,以定投的方式平滑成本更具可行性;长期持有要求长期资金,最适合三年用不到的闲钱进行投资。

明确上述几点原则后,再来审视当下,就更容易理解当前的市场下跌和账户亏损不过是权益资产高波动性的表现,是短期现象。着眼于财富的保值增值,市场下跌之后的底部位置,恰恰是更好的买入点而非卖出点。

回归现实,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市场虽然处于底部,但不确定性这么多,实在下不去手,等事态明朗后再布局不更好吗?反过来想,正因为多数投资者发自内心的悲观,才能让估值处于底部位置,真等到大多数人都认为事态明朗、可以买入时,估值也就不再便宜了。

很多投资者可能会说,还是缺乏信心,怎么办?其实,在市场底部位置缺乏信心是很正常的。

归根结底,底部买入的信心并非来自当下基本面的逻辑推理,当下的基本面但凡能让投资者产生信心,市场估值就不会处于底部位置。投资者逆向买入的勇气,大多来自对经济发展的长期信心,即很多资深投资者口中的“赌国运”。

对投资者而言,在市场底部位置选择“相信国运”,赔率上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赌输了,市场已处于底部,向下空间有限;赌赢了,市场将开启强劲反弹,向上空间非常大。

就胜率而言,未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竞争,无外乎能源/资源、高端制造能力、市场三个层面的竞争。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能源供给走向“工业化”,与制造能力合流,这对世界工厂中国而言是利好因素;制造业基础不再赘述,高端制造突围“卡脖子”环节正有序推进;同时,共同富裕背景下的14亿人口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将逐步转化为巨大的竞争优势。所以,从能源、制造能力、市场三个层面来看,投资者都有理由对我国未来长期前景充满信心。

胜率高、赔率优,底部位置买入A股权益资产,既是理性选择,也是多数投资者在未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最优选择。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星图金融研究院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