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更应注意!这些保健品诈骗上亿!成本你想不到…
近日,一起涉及全国25个省,206家经销商的养老诈骗案宣告终结,该案受害人多达数千人,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因案情重大、涉及面广,被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列为“双督办”案件。某生物科技公司将每盒成本仅为14.6元的淀粉丸,通过包装设计和虚假宣传,以“复活丹”的噱头进行兜售,最高定价6980元。
最终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总经销商强某销售伪劣产品罪、虚假广告罪、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合并处以有期徒刑十五年;判决二级经销商陈某某、刘某某等6人诈骗罪,分别处以有期徒刑五年、三年;判决楚某倒卖公民信息罪,处以有期徒刑三年。
无独有偶,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案值高达1.4亿余元的特大保健品诈骗案。
被告人熊某、王某伪造身份、冒充权威,开设讲座推销定价3980元的保健品,然而宣传中具有治疗慢性病功效的产品包装盒上竟然写着“压片糖果”,成本价仅十几元。
最终主犯熊某、王某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十二年六个月,并各处罚金。
骗局“三件套”,谨防被套牢
第一套: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包括病历等,从而物色有消费能力、身患疾病、重视养生的客户群体,进行精准诈骗。诈骗团伙前期会定制产品包装、宣传资料,做足准备。
第二套:通过免费体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向被害人面对面推销,骗取信任。然而这些专家、名医的身份均为伪造,在推销过程中极力夸大被害人的病情、虚构产品价值疗效,使其产生错误认识。常见话术有:名贵药材加工、国外进口、高科技产品、祖传秘方等。
第三套:蝇头小利引诱被害人购买。犯罪团伙设计一系列折扣优惠、充值返现、赠送礼品等活动,利用被害人贪图小利的心理,引诱其下单消费。然而伪劣保健品可能导致被害人病情延误甚至产生背道而驰的作用,不仅损失财产还会造成身体伤害。
保健品骗局可能涉及多项罪名
利用伪劣保健品实施犯罪,可能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构成诈骗罪,以及虚假广告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酌情从严惩处。
面对形形色色、真假难辨的保健产品,广大消费者要增强防范意识,意识到市面上并没有“包治百病”的万能良药。保健产品不能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有健康问题,应第一时间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治疗,遵从医嘱或通过正规渠道理性购买药品、保健品,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牢记“四不”:不相信夸大其词的广告,不贪图不切实际的便宜,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购买无合法资质的产品。如果不幸遇到诈骗,请立即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报警求助。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