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5年01月27日 06:39 星期一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刮痧拔罐 > 正文

600亿牙科独角兽SmileDirectClub,宣布破产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24-02-06

(原标题:600亿牙科独角兽SmileDirectClub,宣布破产)

一声叹息。

不久前,全球牙科器械巨头SmileDirectClub宣布,公司已启动资产重组交易流程,并自愿申请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保护。至此,一家明星医疗独角兽轰然倒下。

回想当年,SmileDirectClub曾凭借“无需牙医,直面患者”的远程隐形正畸服务一度红遍欧美。2019年,公司顺利登陆纳斯达克,市值飙升至90亿美元,约人民币650亿元,身后站着一众风险投资机构,风头无两。

但没想到,坍塌来得如此之快公司依然尚未实现盈利,尤其疫情期间经营一落千丈,深陷债务泥潭。仅仅4年过去,公司股价已经跌去了99%,令人唏嘘。

创业维艰,每一家独角兽的崛起与衰落都是一部值得警醒的教科书。

一只正畸独角兽悄悄陨落

曾市值650亿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始。

SmileDirectClub的两位创始人Alex Fenkell和Jordan Katzman,相识于年少13岁那年,他们参加了同一个夏令营,发现彼此都有着佩戴传统金属牙箍的尴尬经历,由此成为朋友,日后还成为了工作合作伙伴。

2012年偶然间,两人再次聊起这段经历,决定聚在一起成立一家牙齿矫正公司,希望能够结束令无数青少年痛苦的金属牙套正畸历史。2014年,SmileDirectClub正式成立,从最初只有两人接听电话、运送设备的小办公室,逐渐成长为一家拥有240多名正畸牙医的明星公司。

SmileDirectClub开创了一种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远程隐形正畸服务。它取消了患者必须前往线下医院或诊所牙齿取模的环节,患者可以在家使用公司寄来的牙齿模具,或者去附近的指定点做3D牙齿扫描,三到四周就可以收到公司定制的矫正器。

图源:SmileDirectClub官网

这一模式被称为DTC(Direct To Consumer)。SmileDirectClub不仅将牙齿正畸平均周期缩短到6个月,还免去了中间商以及牙科诊所的昂贵费用。根据上市时的招股书,SmileDirectClub还拥有便捷性高、可及性高、支付多样等优势。借此,SmileDirectClub曾在美国掀起一场风暴,一跃成为正畸领域的领头企业。

风投投资机构随之涌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7月,公司获得Gin Lane 的A轮投资;2016年和2017年,公司再次获得Align Technology总计5950万美元的投资。

较为知名的是2018年,SmileDirectClub宣布完成3.8亿美元的融资,由私募股权投资公司Clayton、Dubilier & Rice领投,星火资本(Spark Capital)和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也参与其中。融资过后,SmileDirectClub的估值达到了32亿美元。

2019年,高光时刻到来成立仅5年的SmileDirectClub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募资额超过13亿美元,市值一度跃升至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50亿元,成为2019年美国前五大IPO募资规模的企业之一。

彼时,两位不满30岁的创始人,一举成为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当时招股书中,SmileDirectClub明确要将13亿美元的巨额资金用于国际市场的扩张及产品研发,而中国作为全球隐形矫治第二大市场,必将成为其全球化的重要目的地。

但没想到,这家明星独角兽却先走向了绝境。面对破产的事实,CEO David Katzman依然态度乐观,“资产重组交易旨在确保我们未来的财务结构反映我们团队成员的才能和我们的业务质量,我对未来感到兴奋。” 宣布消息时,他们还附上了一张信息图,列出了其他已破产的品牌,比如已被Nike收购的converse等,表示“所有很酷的公司都在这样做”。

但市场给予了最现实的反应:消息一出,SmileDirectClub股价暴跌。在破产申请之前,SmileDirectClub的股价已经暴跌了97%,降至0.42美元,随后股价跌超99%,堪称惨烈。

谁杀死了它?

一家正畸独角兽何以陨落?原因值得深究。

翻阅SmileDirectClub的财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2.08亿美元,同比下滑20%;净亏损为1.19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39亿美元。2022财年营收为4.7亿美元,同比下降26.2%;2021年同比下降3%,2020年同比下降12%;2022年净亏损2.8亿美元,2021 年同期亏损3.4亿美元。

不难看到一个赤裸裸的真相上市四年,SmileDirectClub尚未实现盈利。

SmileDirectClub在一份法庭文件中提到,公司大部分营收来源于销售牙齿矫正器,但这几年受到疫情影响,销售额大幅下滑,缘于经济的疲软让客户们将正畸需求抛在一边,捂紧钱包。

随后,多米诺骨牌倒下:疫情期间,供应链中断、工人短缺, SmileDirectClub订单履行能力下降;为了降本,公司关闭大量直营店,直接向消费者提供配送服务,导致销售额进一步下滑;由于现金流不足,SmileDirectClub不得不削减营销收入,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祸不单行。破产前夕,SmileDirectClub在与隐适美母公司爱齐科技(Align Technology)的专利纠纷中败诉,被判赔偿爱齐科技6300万美元,不仅重创其现金流,还对业务拓展产生负面影响。

这里不得不提一点:成立以来, SmileDirectClub一直饱受安全性和专业性诟病。其DTC模式虽然新颖高效,但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这样的业务涉及医疗监管的灰色地带。美国正畸医师协会曾对SmileDirectClub等远程正畸公司发布了消费者警报,指出使患者跳过牙医面诊和X光检查的方式“会带来医疗风险”。

面对种种难题,SmileDirectClub曾尝试自救。2021年,SmileDirectClub通过可转换票据和其他金融工具筹集了7.475亿美元以扩大业务规模,还在今年推出两大举措:一是打造人工智能驱动平台,借力AI;二是扩大客户面,向高净值人群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

然而亏损如滚雪球般,SmileDirectClub还是没能翻身。目前,公司债务累计高达约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60亿元。

巨额欠款触发了这次破产危机。为此,法官批准了一项价值8000万美元的融资机制,其中CEO承诺将自掏腰包2000万美金改善状况,满足某些条件后,SmileDirectClub可获得高达 6000 万美元的额外资本。如果公司在今年11月23日前仍找不到买家或投资者,下一步便是清算资产。

暴利与风险

给口腔赛道敲响一记警钟

大洋彼岸却是另一番风景。

今年8月底,马泷齿科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是一家全球性的连锁专业齿科机构,1995年由齿科种植修复大师Dr.Malo创办于葡萄牙里斯本,2013年被邵宗宗等人引入中国,在上海成立了马泷齿科(中国)公司。

被誉为口腔诊所中的“劳斯莱斯”,马泷齿科此前一则传闻留给外界深刻印象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3年前4月,该公司的每名牙医的平均收入分别为220万元、210万元、240万元及人民币90万元。

一路走来,马泷齿科受到不少投资机构的追捧。递交招股书前,公司已获得6轮融资,身后集结中金资本、纪源资本、弘晖资本、源星资本、绿地集团、歌斐资产、华西证券等投资方。

放眼望去,今年口腔龙头们似乎排队IPO:年初,“冷酸灵牙膏”登康口腔作为深交所主板注册制首批新股敲钟上市;4月,隐形正畸品牌正雅齿科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7月,牙科手术显微镜制造商速迈医学递交招股书,拟冲刺创业板上市。从器械到护理服务,敲钟舞台上下集结一条口腔产业链。

如此热度也传导至一级市场。虽然医疗投融资整体低迷,但今年仍有美奥口腔、赛乐医疗、咿呀集团、美维口腔、魔方精密、格登特等知名口腔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事实上,一级市场早已关注到口腔正畸赛道,此前时代天使、瑞尔集团接连登陆港交所,中国口腔、爱迪特等企业纷纷冲刺IPO。根据公开信息,2021年和2022年,全国口腔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各约60起案例,口腔赛道好不热闹。

然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已经上市的口腔医疗企业们,正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以时代天使为例,上市以来公司股价一路走低,截至9月29日收盘总市值已下降超80%。

纵观下来,除了消费能力下滑带来的需求放缓,更多则是行业逻辑的变化。一直以来,不少口腔医疗连锁企业都是高投入、广撒网地快速扩张,主打跑马圈地,以形成规模化效应,最终实现上市。但利润大多为负,仍需要外部不断输血。这样的商业模式在上升周期极为极为卖座,一旦大环境遇冷,财务往往相对脆弱。

现在,SmileDirectClub的匆匆陨落便是教训之一。这无疑为国内众多后来者敲响一记警钟。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