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健康首次赴港上市出师不利 亏损不止 “28分钟”优势不再
2021年6月22日,叮当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叮当健康”)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但12月底,其上市申请“失效”。这意味着,公司首次冲刺港交所宣告折戟。根据相关规定,发行人仍可通过更新财务资料等继续推进上市进程。但截至12月30日,叮当健康方面还没有动作,也没有回复记者相关问题。
与叮当健康失效形成对比的是,在其招股书失效当日,成都泉源堂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源堂”)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后者也正在叮当健康所处的赛道中积极探索。
主打“28分钟送药上门”的叮当健康如果无法顺利上市,连年亏损的叮当健康会不会成为遭甩下车的那一个?
毛利不低却难盈利
作为医药O2O行业的“幸存者”,叮当健康携带较重的自营模式活了下来,并进入了一场更为激烈的厮杀中。叮当健康成立于2015年,当年推出了叮当快药APP。叮当健康定位为互联网“医疗+医药”健康到家服务平台,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消息 ,提供即时药品零售及医生诊疗解决方案服务,主要包括快药、在线医生诊疗及慢病与健康管理。叮当健康在中国14个城市拥有302家智慧药房,通过叮当快药在全国的派送队伍派送产品。
叮当健康的创始人为杨文龙,其也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50.5%的股权及投票权。杨文龙是仁和集团的董事长,并持有仁和集团100%的股权。仁和集团也是A股上市公司仁和药业大股东。
仁和药业和仁和集团与叮当健康虽无直接持股关系,但外界将二者均视为是公司的关联方,从招股书的表述中也可以看到,仁和药业是叮当健康2018年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五大供应商之一。
近年来,由于在线药品采购方便且具有成本效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订购药品,线下接收送货。为了顺应在线购药的趋势,中国零售药房的业务模式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线下零售药房;第二阶段是线下药房结合第三方在线平台的混合零售药房;第三阶段是数字药房(包括医药电子商务药房及消费者于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及交易)和实时到家数字药房(拥有线下商店的自营及第三方在线平台)。
从业务模式来看,叮当健康的业务与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更接近,三者均专注于数字零售药房市场。招股书显示,按2020年收入计,叮当健康在中国数字零售药房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2%,仅次于阿里健康(11.4%)和京东健康(7.7%)。但从具体业务模式来看,叮当健康与阿里健康及京东健康又有所区别,叮当健康瞄准的是实时到家数字药房。
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和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叮当健康的毛利率分别为41.1%、36.8%、34.4%、35.6%及30.4%。虽然有所下滑,但这个毛利水平不算低。
有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与数字大健康市场的竞争对手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相比,叮当健康的毛利率也明显高一些。如2020年,叮当健康的毛利率分别较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高出11.1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从线上线下总体来看,叮当健康的毛利率高于传统药店,销量较好的叮当的门店毛利率为40%多,销量较差的门店毛利率为28%至29%。”
不过,虽然叮当健康的毛利较高,但净利润依然未能转正。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叮当健康的净亏损分别为1.03亿元、2.74亿元和9.2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叮当健康的净亏损为7.67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3296.8万元扩大了约22倍。
2018年至2021年一季度,叮当健康营业成本分别为3.44亿元、8.06亿元、14.62亿元和5.43亿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58.91%、63.16%、65.62%和69.61%。也就是说,叮当健康营业收入近六成遭营业成本所侵蚀。
“叮当健康整体盈利难度较大,纯自营与直营都是重资产模式,且受成本因素影响较多,从药店的角度看,叮当实现盈利的门店占全部门店的50%至60%,仅在布局的三分之一的城市实现了盈利。” 上述分析师表示。
先发优势不再
对于叮当健康首次冲击港股失败的原因,一位互联网医疗企业创始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叮当健康失败是可以预见的,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药房SKU品类不足,这个主要受限于其承担前置仓角色的叮当智慧药房空间和数量不够大、不够多;二是在外卖平台非常强大的本地配送体系面前,其主打的‘快’很难成为核心竞争力。现在别说28分钟,24分钟都有平台可以送到家。在C端流量上,阿里和京东本身就拥有巨大的C端流量,能够为新成立的大健康业务迅速引流。”
“28分钟送达”一直是叮当健康着力打造的宣传口号,但饿了么、美团等巨头纷纷抢滩送药服务,目前各家在时效性和全天候方面可以直接对垒叮当健康。而对于配送平台比较难解决的许多医药商家夜间不营业导致无药可送的问题,外卖平台纷纷给出流量倾斜、运费补贴等扶持政策。
上述分析师也表示,“北京开药店,为获取政府批文,门店面积需为80+平方米,上海的药店面积需为40+平方米。并且,北京限制药店与药店之间的距离为350+米,上海要求1个药店覆盖7000人。这些限制都考验着叮当智慧药房的选址以及成本控制。在全自营的模式下,叮当健康想要快速扩张市场,只有烧钱开店,因为药店的选址与其配送空间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叮当健康拟将募集资金用于以下5个方面:一是用于业务扩张,例如进一步开发智慧药房网络,以及提升用户增长及参与度;二是用于优化技术系统及运营平台;三是用于提升服务及业务,例如建立医生及药剂师的专业架构;四是用于潜在投资及收购或战略合作;五是补充营运资金。
而泉源堂的招股书显示,其已在中国15座城市设立了471家线下零售药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0年每月每家药房平均订单数计算,泉源堂在中国所有自营线上到线下(O2O)和线下零售药房中排名第一。
截至2021年4月30日,叮当健康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6亿元,“若是无法顺利上市,缺乏充足弹药支撑的叮当健康接下来的路将会非常艰难。”上述互联网医疗企业创始人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