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与中国元素
最近最火的“中国制造”,恐怕非“蚊帐”和“拔火罐”莫属了。早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前,中国奥运代表团已经成功地将蚊帐推向世界,随着奥运比赛的火热进行,“拔火罐”又在奥运赛场和海内外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上吸睛无数。光着膀子在泳池里欢腾的菲尔普斯,用身上的暗红色“拔火罐”圈圈,表达着对中医的喜欢。再有美国男子体操队集体拔火罐、女子游泳队员考夫琳把“拔火罐”的照片上传网络等消息传出,立时给人一种“中医疗法风行里约”、“中国手艺红遍全球”的感觉。
我记得十多年前,郑晓龙导演过一部电影《刮痧》,说的是在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梁家辉饰演的许大同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是有一次,刚从中国过去的老父亲用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刮痧疗法给孙子丹尼斯治病,没想到这竟然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而且,在法庭上美国法官剥夺了许大同的监护权。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反映了东西方的文化冲突。彼时,刮痧在美国人眼里,几乎就是“虐待”的代名词。
十多年后,当包括“飞鱼”菲尔普斯在内的美国奥运明星们,组团为“拔火罐”代言的时候,“拔火罐”、“刮痧”这样的中医疗法,俨然成了一种“中国神器”。从误解到追捧,今昔对比,还真的是让人有点感慨不已。
曾几何时,不少人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嘲讽、讥笑中国文化成为时尚,哈韩、哈日的风气相当流行。但是最近这些年,随着国力日盛,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认同。从《花木兰》《功夫熊猫》的中国故事,到《地心引力》中的乒乓球拍和天宫空间站,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唐装旗袍、盘扣褂子、红色绸缎、金线刺绣等“中国元素”成为国际时装界的一抹亮色;水墨书画、祥龙玉凤成为珠宝展上的尊贵符号……直到最近“拔火罐”借奥运会刷屏,“中国元素”已经给人一种全面开花的感觉。我甚至在媒体报道中看到过,当我国国内正在反思并逐渐抛弃应试教育的时候,英国的一些学校据说还准备在某些方面予以效仿,BBC甚至播出了一部相关题材的纪录片,让人吃惊不已。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消息,说是国产剧也在国外培养了一批“死忠粉”。《步步惊心》在亚太地区收获超高人气,《甄嬛传》登陆美国主流电视台,《琅琊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热播,《芈月传》国内未播版权就已卖到国外……国产剧的“出海”甚至掀起了一股“华流”。国产剧能不能演绎韩剧掀起“韩流”的神话,还需要时间检验,但不管怎么说,“拔火罐”这样的中国文化符号狂刷存在感,无疑会让中华文化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