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中医教您科学养生(2)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4-03

若起居不慎,寒温不调,感受外邪,侵犯肌体而发疾病;有之负重难持,操劳过度,耗伤气血;有之善逸恶劳,久卧少动,或伏案久坐,凝视电脑,或体态肥胖,痰湿壅盛,不运动,不健身,气血滞而不流,运行不畅,血瘀痰凝而致诸病。

科学养生,益于健康

当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做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首先应当知晓养生,合理养生,科学养生,才能益于健康,防病却病。

1、顺其自然,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年四季,寒暑更胜,人们无不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而生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春夏秋冬,正常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有益于人体健康,若太过或不及,则变成六淫,即“虚邪贼风”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发生疾病。应“避之有时”做到防风、防热、防暑、防燥、防寒湿,不使邪气侵害人体。《金匮要略》曰:“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说明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2、恬惔虚无,精神内守

首先,平时要做到清净自养,心无杂念,淡泊名利,才能“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其次,要清心寡欲,养精蓄锐,保全真气,做到正气存内,不为外物所扰,才能“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3、适当运动,劳逸有度

生命在于运动。适宜运动,有益健康,可以疏通气机,活血通络,舒展筋骨,醒神悦脾,增强肌体抵抗力,以

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常言道:气血流通,生命常青。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登山、快跑等运动,以肌体适宜为度,切不可超越或过度消耗体力,耗伤气血,或大汗淋漓,耗气伤津;更不可房劳过度,耗竭真精。

4、调畅情志,陶冶情操

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正常情况下,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强调了精神活动是五脏功能活动的外在体现。情志调畅,气机条达,气血上下左右运行,灌溉全身,安然无恙。若遭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则使人体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产生诸病。所以时常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仁德至善的思想,于清雅幽静之处,陶冶情操,清静养神,恬淡虚无,少私寡欲,排除杂念,驱除烦恼,使其“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从而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5、合理饮食,规律有节

《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饮食入胃,由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充养全身,维持其功能活动。故《汉书·郦食其传》曰:“民以食为天。”若饥饿不能食,则《灵枢·五味篇》说:“谷不入,半日之气衰,一日之气少矣。”有的人为了减肥、美容,几天不进食,此法不可取。暴食、饥饿均有损于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说明正常为补,过则害。所以饮食要有规律,不偏食、不暴食、不饿食。首先不要饮食过饱,否则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一般而言,80岁者,宜六分饱;70岁者,宜七分饱;60岁者,宜八分饱;50岁及以下者,宜九分饱,不宜过饱。故《素问·五常政大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其次,要合理饮食,科学饮食,五谷杂粮皆用之。《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