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市“白求恩”劉雲:鄉親們健康的“守望者”
人民網9月10日電 在武岡市灣頭橋鎮世富村,有位鄉村醫生,提起他,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他叫劉雲。
在劉雲的記憶裡,因為窮,鄉親們小病靠拖,拖不下去成了大病,不得已才會租村裡的手扶拖拉機去鄉、區衛生院看病,很多人因貽誤病情抱恨終生。
他看在眼裡痛在心裡,1997年退伍回鄉,一門心思干起了“赤腳醫生”,一干就是20年。
走門串戶,盡職盡責做好村民的家庭醫生
“世富”村這一村名,寄托著村民群眾對富裕生活的追求。但多年來,該村一直是貧困村。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劉雲深知筑起“健康”橋梁的重要性。為打通“健康扶貧”在村裡的最后一公裡,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發生,劉雲費了不少功夫。
建立健康檔案和開展簽約服務,是落實健康扶貧的重要基礎和手段。
鄧集銀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一家4口人,2個小孩讀初中,全家僅一個勞動力打零工維持生計。劉雲三番兩次上門簽約,都被拒之門外,“我自己的病自己曉得,要去大醫院才看得好,不勞煩你這個赤腳醫生來操心!”
“簽約服務是國家的一項扶貧惠民政策,簽了約,我就是你們的家庭醫生,你可以免費體檢,測血糖、血壓、做心電圖……不要你一分錢……”在劉雲的勸說下,他成功和鄧集銀簽約。
其余的非貧困戶看到簽約服務的好處,都主動要求簽約。世富村全村2929人全部簽下服務協議,實現了健康建檔和簽約服務全覆蓋,筑實了防患“因病致貧、返貧”的堤壩,劉雲也成了全村人的“家庭醫生”。
刻苦鑽研,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服務水平
鄉村醫生的主要職責是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劉雲明白,技術不過硬,沒病人來找你看病。
前幾年,劉雲通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獲得大學文憑,先后考獲全科醫學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醫生資格証書。2016年,參加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醫名師學術經驗傳承講習班”結業。有市醫院專家定期帶班學習的機會,他一定會去。
近幾年,世富村衛生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度考核均為優等,鄰縣的村民也來找他看病。劉雲兩次被評為武岡市“十佳鄉村醫生”,今年8月被評為“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勞動模范”。
行醫二十年來,劉雲共接診病人20萬人次,出診近3萬人次。用自己學到的中醫技術,給需要的病人針灸推拿、按摩刮痧、整脊理療,他對五保戶、困難戶,免去部分藥費,墊資醫療費,從未收取過病人一分錢的診療費和出診費。近些年,他墊下的診療費和出診費有20萬元左右,藥費也不下5萬元。
心系群眾 把健康扶貧政策落到實處
世富村貧困人口多,其中因病致貧62戶,佔貧困戶40.7%,患有大病44人,長期慢性病53人,殘疾32人。
哪戶有重病,哪戶有大病,哪戶有慢性病,哪戶是兜底戶,劉雲一清二楚。
今年4月,村民鄧聯芳不小心滑倒,頭部摔傷,傷口不大。劉雲知道她偶爾血壓偏高,建議立即轉人民醫院做CT檢查。
鄧聯芳是家裡主要勞動力,家境貧窮,平時頭痛腦熱都是能拖則拖,不願花錢。劉雲說服其家屬不能因小失大,還借了2000元給她,自己立即開車送她到市人民醫院檢查。經CT檢查后,診斷顱腦出血,癱瘓可能性極大,經及時處理,住院半月后,鄧聯芳痊愈出院,成功避免了一個因病致貧、返貧的悲劇。
2015年下半年,全市統一修建標准化村衛生室,醫療用房十室分開,並配備了健康一體機等多項醫療設備。在此基礎上,他自己再投資6萬多元完善圍牆,增添醫療設備,更好地改善群眾的就醫環境。
不僅如此,他還自費開通光纖網絡,開展醫保門診報銷,使村民在衛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的80%。門診病人多的時候,這項工作就落到了妻子鄧艷鴻頭上,她每天除了給病人報銷醫保,講解醫保政策,還兼任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如今,他們夫唱婦隨,堅守在世富村村衛生室這個健康扶貧的前哨,成為武岡市脫貧攻堅一道靚麗的風景。(孫宏瑗 黃鬆林)
分享到:
(責編:曾璐、羅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