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计局:让市民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核心提示:高质量医疗服务,是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保障。河源要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力量,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百姓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尤为重要。
作为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市卫计局如何谋划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河源力量?近日,市卫计局局长袁成章在接受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卫计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对标“两个河源”发展思路,以建设卫生强市为抓手,以打造健康河源为目标,努力提升全市卫生计生工作水平,提高健康保障能力,让百姓享受更好更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我市首家“三甲”医院——市人民医院。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案例点击】市区医疗机构增加1200多张床位
正在建设的市中医院二期工程将于明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市中医院将增加病床250张,医院总病床数达到550张,内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医学科、体检科、治未病科等重要科室用房紧张问题将得到缓解,就医接纳能力大幅提升,为创建“三甲”中医院提供良好支撑,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除了投资1亿元建设市中医院二期工程外,我市还投资2.7亿元建设了市人民医院二期工程,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并增加了病床800张;投资1亿元建设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计划今年底投入使用,将增加病床200张。这些工程完工后,市区医疗机构床位数再增加1200多张,就医接纳能力显著增强。
这些重点工程,都是我市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举措,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高质量服务。
【工作谋划】全力补齐短板 打造卫生强市
今年,全市卫计系统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研究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后,对卫生计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认真分析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短板,以建设卫生强市为抓手,以打造健康河源为目标,努力补齐卫生计生工作短板。
同时,市卫计系统将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河源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努力提升全市卫生计生工作水平,提高健康保障能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优的医疗卫生服务。
【重点任务】18间县级公立医院10月全面升级
今年,我市将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如对全市18间县级公立医院进行升级改造,计划今年10月1日全面动工;投资5.4亿元对东源县船塘、龙川县麻布岗、紫金县蓝塘中心卫生院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县第二人民医院,目前项目已全部动工,计划2019年前完成;对全市91间乡镇卫生院进行标准化建设,计划今年全面完成。通过这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水平。
同时,全市卫计系统还将以创建卫生强市为抓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健康河源战略的落实。
【访谈对话】
市卫计局局长袁成章在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杨坚 摄
记者:请结合我市卫生计生工作实际,谈谈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
袁成章: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贯彻以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卫生健康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我市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全市卫计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创建卫生强市,打造健康河源”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推进卫生计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保障人民健康,为“两个河源”建设创造良好的卫生健康环境。
记者:结合单位工作,谈谈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
袁成章:全市卫计系统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为百姓提供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快补齐我市医疗卫生短板,建成县有二甲以上公立医院、镇(街)有标准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有规范化卫生站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
二是做强做大优质医疗资源,为现代河源建设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建设好深河人民医院,把它建设成“三甲”医院和粤东北区域医疗中心,解决我市高端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加快医院内涵建设,扩大病区和病房建设,做强骨科、神经内科等专科。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建立科学补偿机制,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难题;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加快医联体建设,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切实为基层医疗机构排忧解难;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健康医疗数据整合、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应用;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门诊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让患者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电子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品,缓解看病贵的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筑牢全市公共卫生安全的网底。完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将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保障供给,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疗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出台基层卫生人才招聘计划,完善医学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完善选拔任用、职称评定、加薪进修等机制,并向基层一线卫技人员倾斜;落实人才储备“六个一批”工作要求,大力培养、招聘和储备人才。
本报记者 田红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