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开进长沙每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目前,长沙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了标准的中医药服务区。 陈飞 摄
位于长沙市中医医院东院的长沙名老中医馆。 余劭劼 摄
彭放 饶敏
过去几年,你是否感到在家门口看中医越来越方便,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运动越来越流行,中医治未病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中医药“滋润”市民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药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如今,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了标准的中医药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可提供15项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100%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一名中医或“能西会中”的乡村医生,各级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从大医院到村卫生室,均能享受中医药服务
家住望城区乔口镇的刘中山(文中患者均为化名),逢人就夸镇卫生院的中医馆好。他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过去每次疼痛发作都要赶往市区的大医院治疗。“疼起来走路都困难,大医院又离得远,病情越拖越重。”这两年,刘中山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乔口镇卫生院也开设了中医馆,装修古色古香,针灸、推拿、拔罐都能做,再也不用赶远路治疗了。卫生院中医科医生运用中医“浮针”结合药物治疗,效果很好,刘中山现在又能干农活了。
如今,不论是在大医院还是在村卫生室,市民都能方便地享受到中医药服务。从“龙头”到“枢纽”,再到“网底”的立体式中医药服务网络已经建成,并不断完善。
目前,全市拥有7家公立中医医院。其中,长沙市中医医院、浏阳市中医医院和宁乡市中医医院跻身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长沙县中医院成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市内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设有中医科、针灸理疗科和中医住院病床,妇幼保健院均开设中医妇科、儿科。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建成了中医馆,中药饮片配备不少于300种,能规范地开展6类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近年来,长沙建成107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加强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网底”建设不断夯实。目前,100%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也得到蓬勃发展。”长沙市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3年来,全市新增社会办中医医院6家、中医门诊部和诊所193个。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实施,让社会办中医的政策环境更宽松,给有真才实学的民间中医“松了绑”,使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更强。同时,相关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规范中医诊所健康发展。
打造“五名”工程,中医药发展驶入快车道
“省下了高昂的手术费,帮我保住了‘原装’髋关节,长沙市中医医院的骨伤科真是名不虚传!”近日,48岁的何迎春从江西南昌来长沙市中医医院复诊,检查结果显示康复得很好。两年前,何迎春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辗转多家医院,均建议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昂的手术费用和精神压力让她忧心忡忡。去年底,她慕名找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专家辛晓春,接受了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保髋”治疗,终于成功保住了髋关节。
长沙市中医医院建院60年来,通过重点学科的培养,带动各个学科齐头并进,不断擦亮中医药特色名片。作为该院头号品牌的骨伤科,成为湖南省第一批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牌的“国字号”重点专科,临床药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培育项目,针灸康复科、肛肠科被评为省级重点专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被评为市级重点专科。该院骨伤科大主任刘定安获评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并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刘定安名医传承工作室;刘定安、张志强、蔡进被评为湖南省名中医;辛晓春、黄鹰、卿照前、蔡植被评为首届长沙市名中医;谭迎春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