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经络养生 > 正文

当爸妈变成“养生迷”……(聚焦·养生,你真的懂吗?(上))(2)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7-27

  “现在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对老年人诊疗的关注重点,已经转向功能维护,而不是解决疾病本身。”齐海梅认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不能仅仅专注于疾病治疗,还要着重于维护身体功能,提供连续性的照护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疾控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对老年人进行健康分级管理,基层全科医生团队对老年人提供“包干到人”的签约服务,把老年人的健康重点管理起来,加强指导;培养老年医疗、养生、保健、康复等“四位一体”人才,满足老年人养生、保健、护理、康复的需求。

  严防保健品宣传越界

  保健品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生理基础功能,如果盲目补充,反而增加身体负担。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宣传疗效和夸大作用

  中国人有信奉药食同源的传统,希望改善饮食来达到养生目的。但是,由于很多老年人对保健品认识不足,误把保健品当成养生“法宝”。

  “保健品过度宣传推广,夸大作用,乱象丛生,对老年人健康造成隐患,必须加强监管。”齐海梅说,保健品的作用主要是维护生理基础功能,对那些不能正常饮食、运动的老人补充不足的维生素、蛋白、纤维、益生菌等,会有一些作用,促进抵抗力提高。如果盲目补充,反而增加身体负担。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宣传疗效和夸大作用。比如,鱼油就是不饱和脂肪酸,一般人正常吃饭时多吃鱼就可以摄入,满足身体需要,没必要额外补充,鱼油也没那么多神奇作用。

  齐海梅建议,完善相关法律,对不科学、有害、违规的商家进行清理,加强对保健品广告的管理力度,同时增加保健品信息披露和正面科普,及时披露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保健品。

  迷信养生偏方,是不是老年人群体出现心理问题?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陈天勇认为,老年人注重养生是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正常需求,因而也容易成为保健品销售的重点对象。他分析,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减退,对一些新异、复杂事物的分辨能力减弱。老年人的社会网络退化,获取养生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尤其缺乏获取科学养生知识的渠道,愿意相信电视广告等宣称的疗效。更重要的是,伴随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功能的减退,老年人更需要亲人关心和精神慰藉,但子女工作较忙,无暇顾及老人需求,而受过训练的保健品推销人员很热情,懂得揣摩老年人心思,老年人愿意跟他们接触,从而被诱导购买了大量保健品。

  陈天勇建议,家庭支持仍然是我国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家人应主动关心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帮助老年人获取更多科学的养生知识。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媒体养生栏目的监管,媒体也要加强自律意识,杜绝虚假夸大宣传,传播权威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延伸阅读

  老年人养生消费陷阱案例

  网上看病有陷阱:商家不告知具体名称和地址,每次都是通过快递公司进行药品、保健品和钱的交换,所收到的中药均无处方、无说明书、不开据发票。

  免费承诺藏陷阱:拨打商家电话,商家说他们有特效药,一用就灵,无效退款。发现不管用后,却再也联系不上商家了。

  虚假广告设陷阱:广告将产品说得天花乱坠,一字不提使用禁忌,收到货发现心血管病人不适宜使用,商家不退货、不接听电话。

  养生讲座变陷阱:酒店举办健康讲座,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自称是北京某著名医院退休的医生亲自把脉看病,并积极推销某保健品,买了服用后头晕,酒店说办讲座的人已经退房。

  保健品和药品混淆成陷阱:某小报赫然写着:千年传世秘方重见天日,最多三个周期,肯定康复。号称对三高、脑病、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多种老年病都有疗效。快递公司把“药”送来了,打开一看,其实是保健品。

  (摘编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03日 19 版)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