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酸碱体质理论”的骗局被揭
“酸性体质生女儿,碱性体质生儿子”“多吃碱性食物更健康”……这些关于“酸碱体质理论”的说法在坊间流传已久。然而,该理论的创始人罗伯特·欧阳近日被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决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亿元)。这位曾经头顶“营养学硕士”“生物化学博士”光环的大师当庭认罪,表示自己的“酸碱体质理论”纯属骗局。
这个结果让一众将“酸碱体质理论”奉为圭臬的中国人委实大跌眼镜。因为这个原产于太平洋彼岸的谎言,已经在一些所谓专家、商家的合谋下,随着无数自媒体爆款养生文的传播而在中国“遍地开花”。“酸碱体质理论”的骗局被揭,再一次引发国人对养生骗局的反思。
养生领域向来是各种诱惑陷阱、伪理论的重灾区,什么“绿豆汤包治百病”“WIFI辐射会致癌”,各类伪科学养生谣言简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老年人被忽悠购买天价保健品的新闻更是频频曝光。养生骗局频发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种常见的解释是,很多中国人科学素养不够。这还真有数据可以证明,中国科协9月公布的第10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8.47%,也就是说平均每100个中国人中,只有不到9个人具有科学素养。网络上常见的“在家庭群里发养生辟谣帖被怼”的吐槽,似乎又为“中国人科学素养的匮乏”增添了佐证。
这种解释乍一看挺有道理,但完全把板子打在一个“科学素养不够”上就完了吗?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在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科学知识,与简单直白地告诉你“吃什么最健康”的信息之间,选择相信后者也不难理解。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更值得思考的方向:与其简单责怪普通人科学素养不够,不如想想如何克服科技信息在流通方面的弊端,如何避免养生领域信息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科学不是藏在象牙塔里的秘宝,而是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面对伪科学的大行其道,相关监管部门能否实现有效监管?科研机构以及专家是否能够及时辟谣,进行科学普及?我们的媒体是否可以及时把正确信息传递给公众?每一个知情者是否可以向亲朋好友一一戳破谎言?事实上,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未来,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更加完备的科普体系,让政府、科学界、媒体、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产业界,在每一个环节都以基于证据、言责自负等原则进行科学信息大众化传播,真正让伪科学无所遁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