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经络养生 > 正文

​让艺术与生活合拍,第23届秋季广州艺博会约你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11-22

金羊网讯 记者甘韵仪报道:春去秋来,久久为功。经23载积累与沉淀,已然成为广州一张亮丽文化名片的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下称广州艺博会),一如既往秉持探索与创新的理念再出发——今年11月30日-12月3日,2018第23届秋季广州艺博会将迎来4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家艺术机构超2.5万件原创艺术品,进一步擦亮这张文化名片,藉改革开放40周年之春风集中引爆,让艺术与生活更合拍,让情怀与乡愁落地,让文创产品更多元。

擦亮这张文化名片

“今年的广州艺博会,不仅是迄今为止阵容、内容最丰富的一届,而且日渐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敞开的、生动的美育大讲堂。”广州艺博会艺术总监彭文斌在22日的新闻发布会道出了广州艺博会的新使命。据悉,除了展品多,展览规模也从3万平方米扩张到4万平方米。主题展馆中,“花城”依然是其最执着的坚持,今年的花城馆重点策展“人文生活美学”城市公共艺术主题展,方园雕塑创意团队将多维度演绎“花城花香”,团队总监罗纤说:“广州这座城市处处繁花围绕,激发了我们无数的创作灵感。”

彭文斌介绍,花城馆实现了艺术与城市互动,既提供审美教育的功能,也满足生活方式和兴趣的需求,呼吁人们关注所生活城市的人文生活美学,实现城市的人文关怀与情感回归。

变与不变相依相随,今年展馆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记者获悉,今年设置了8大主题展馆,除了“花城馆”,还有汇聚国际知名艺术机构的国际馆;云集中国精神与西方审美的当代馆;推崇极具收藏投资潜力的中青年艺术新秀的经典馆;以“非遗+文化新业态”为主题的非遗馆;涵盖大国工匠、中国风范、岭南特色三个层面的工艺馆;展示不同国粹的瑰丽面容的国粹馆;集全国各地奇珍异宝的博藏馆等。这些展馆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将发生化学反应,呈现城市生活美学,为广州文化名片增加新内涵。

发掘广式美学生活

在改革开放敢为天下先的历程里,如何保护及活化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完善长效发展机制,成为广州艺博会探索的新课题。今年广州艺博会现场呈现了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走进永庆坊,留下城市的记忆——广州非遗展”,以“沉浸式”体验探索文化的力量,挖掘广府文化本质,重构广式生活美学,让人们“看见文化的力量”。

“走进永庆坊,留下城市的记忆——广州非遗展”展示面积共800平方米,分“非遗+生活、非遗+养生、非遗+产业、非遗+展演、非遗+公益”五大展示板块,以期通过艺术设计与展示,寻求一串答案: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产业将如何激活?非遗作品将如何与生活共融共生?城市文明与根脉将如何延续?

事实上,“广州非遗”有着天然的市场优势,在消费与收藏上也拥有独特内涵价值,广州艺博会将探索各种路径,成为广州非遗破茧成蝶的新舞台。

非遗的火热,恰好证实城市文化之于城市人的情感归属与共鸣,广式美学越来越受关注与认同。“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的积极引领,艺术正在回归生活、回归城市,将带动着当代设计焕发出兼容并蓄、百家争鸣的精神面貌。”胸有成竹的彭文斌说。

让文化的力量更多元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广州艺博会厚积薄发再出发,从“一枝独秀”到“花开两季”,春、秋两季艺博会相约羊城,在多元的艺术生态中感知与时俱进的奥妙。比如在创作端,艺术投资也有了新的延展方向,“艺博会名家堂”成为发掘年轻艺术家的孵化器,用文化的力量,唤醒商业幸福感。

广州艺博会一系列新气象更是呼应新时代。今年艺博会期间,还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产业产业高峰论坛,探讨如何打造共同的精神人文家园,如何依托内地、辐射海外,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者的归属感和参与感。此外还有“花城花香”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家邀请展,将粤港澳大湾区的风土人情浓缩到呈现,讲好“湾区故事”。“粤港澳大湾区是经济概念,同时也是文化概念。”彭文斌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中国艺术市场迎来叠加利好。

回望广州艺博会的发展历程,近年还着力勾勒出一个清晰脉络:探寻并缩短艺术与生活的连接线,让“亲民路线”逐渐领航。目前广州艺博会已打通各个社区文化站、院校、艺术机构“最后一百米”,免费派送近20万张门票,让“艺术惠民”来得更直接。“历年来,我们都坚持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的思路,倡导文化艺术复兴,培养艺术市场的初级艺术消费者。”彭文斌说。

信心满满的广州艺博会今年将有怎样的新数据佐证其创新与探索?拭目以待。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