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主城的車輛“待行區”怎麼來的?它出自一個普通民警之手
重慶市交巡警總隊秩序管理支隊民警馬靖
他用“望聞問切”和“針灸”緩解交通擁堵
車到山前必有路,山城重慶的路卻不一般。山水縱橫,阡陌交錯,隧道盤錯,有蜀道遺風。
如果將重慶主城區比作一個巨人,那縱橫交錯的道路就是巨人的經絡。若經絡不通,則氣血不暢,數病齊發。馬靖就是專給這巨人疏通經絡的醫生。在他手裡,重慶主城區各處“待行區”、“共享轉換車道”好似熏熨的艾草,約1500處交通信號燈就像點穴的毫針。
馬靖辦公室所保存的工作記錄、資料作為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秩序管理支隊的一名普通民警,馬靖平日的工作就是用以上各類手法維護主城區道路暢達,其中最基礎的一招,就是苦心經營主城區所有的交通信號燈。
由於學校開學、放假和各節假日等多種因素影響,重慶的交通流,每3個月是一個可以明顯觀察到改變的周期。主城各處的信號燈要跟隨這個節奏不斷的去調整時間,還要考慮在城市擴張等因素影響下的具體路段通行情況的變化。
要用這1500根“毫針”為巨人舒筋活絡,馬靖首先要“望聞問切”。到一處需要調整的路段,馬靖首先要觀察路段的早晚高峰通行狀況,其中以周一早高峰和周五晚高峰最具代表性。主城區的早高峰一般出現在上午7點30分到9點30分,晚高峰則是下午5點30分到7點30分,在這兩個時間段,馬靖總是名副其實的“在路上”。觀察路段情況是“望、聞”,接著馬靖要問過往司機、行人和在該路段執勤的民警,了解更加細致的通行信息。最后拿著電子地圖,結合后台匯總的車流量、平均行駛速度、緩行路段長度等數據,仔細分析造成緩行的原因,是為“切”。
“望聞問切”之后,馬靖就要著手捻轉“毫針”了。他會仔細調整信號燈時長,一邊調整,一邊觀察交通的反應,以達到最好的效果。馬靖說:“道路資源是有限的,我們通過調整信號燈時長來做大流量,以提高通行量。整體通行量的提高保障著大多數人更加便捷的出行。”
一個完美的“療程”至少要3天:觀察、調整和復查,各佔一天。處理完一個路段,馬靖又動身前往下一個路段。
提出“待行區”,設計“共享轉換車道”
共享轉換車道曾用過的部分指示牌版式馬靖在路上觀察,可不是機械地為了調整交通信號燈。若將他看作一個“調燈”師傅,那就太小看他了。現在重慶路面上的“待行區”、“共享轉換車道”等多類全國首批、首創的交通組織方案的提出和完善,馬靖都參與其中。“待行區”這個方案,就是馬靖2011年提出的。
當時,馬靖在一些路口觀察交通狀況時,看到有一些指揮交通的民警會在轉向紅燈要結束時,將一些待轉向車輛稍稍往前放一點,以此來提升通行效率。馬靖覺得,交通信號燈要盡量替代民警進行工作,便向兩名同事說出了自己對“待行區”的設想。三人一琢磨,覺得這個想法不錯,便抽著工作的碎片時間不斷地對其進行討論和完善。
最初的待行區提示牌隻能顯示紅色的字,“請駛入待行區”六個字以紅色顯示,難免讓駕駛員誤會,於是馬靖特意找廠商定做了能顯示綠字的提示牌。當時除了“請駛入待行區”和“請勿進待行區”兩條指示外,還有一條“請駛離待行區”,這是當時在新南路路口進行待行區試點時,為那些在紅燈期間停在待行區的車輛准備的,提示其駛離待行區,以免造成擁堵。可讓這些車輛在紅燈期間繼續行駛實在不妥,馬靖在和同事討論后,決定縮減待行區的長度,避免紅燈期間停滯在待行區的車輛妨礙其他方向車輛通行,同時也就取消了“請駛離待行區”的提示。
當年,待行區從論証、試點到實行,用了整整半年時間。現在,待行區已經在重慶遍地開花。馬靖介紹,自2017年7月以來的數據表明,施劃待行區的路口的平均通行能力提高了10%—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