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防凉燥是头等大事饮食要润燥滋阴(2)
▲百合桂圆梨汁:将1只梨洗净、去核,切成小块,与25克百合和10克桂圆肉,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加入适量冰糖,慢火煮40分钟即可服用。该方具有润肺滋阴、益气安神的功效,可治热病伤津所致的口渴、心烦。
▲梨膏:将梨去核捣烂,滤渣取汁。梨汁放入锅内慢火熬稠,加入蜂蜜调制成膏。每日服3次,每次15毫升。梨膏可治干咳、咽喉肿痛及肺热所致的咳嗽、痰黄黏稠等症。
▲梨粥:取等量的梨与粳米。先将梨去核、削皮,切成小块。在锅内放入淘洗干净的粳米,一次加足水,待水煮开后放入梨块,慢火熬煮30分钟即成。秋季早晚吃一碗梨粥可清热解毒,防止鼻干、咽干。
▲雪梨芹菜汁:取一只雪梨与半棵芹菜洗净后,放在一起榨汁,每日喝一杯。此汁可有效缓解面部痤疮症状。
秋吃豆腐最滋补
中医认为,豆腐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清肺润燥、清热解毒、下气消痰、养颜防衰之功。民间素有“金秋豆腐似人参“之说。《随息居饮食谱》认为:“豆腐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本草纲目》认为:”豆腐能清热散血。”《食鉴本草》有:“豆腐能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
豆腐性寒,味甘、咸,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清肺润燥、清热解毒、下气消痰、养颜防衰等功效。适用于目赤肿痛、牙龈肿痛、咽喉疼痛、咳嗽痰黄、心烦不寐、口干鼻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神疲乏力、健忘多梦、面部色斑、皮肤瘙痒、色斑痤疮、乳汁不足、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对支气管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记忆减退、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血管硬化、冠心病、肥胖症、产后乳汁不足、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痤疮、焦虑症、失眠症、黄褐斑、多囊卵巢综合征、前列腺增生症等有效果。
【养生篇】
秋分到 养生大事防凉燥
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潘明提醒,随着秋分节气的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早晚温差明显加大,对于秋分养生,防凉燥成了头等大事。
由于秋令气候温凉有异,故而外燥有温燥和凉燥。潘明介绍,以时令节点为分界,白露为温燥,秋分为凉燥。他提醒,凉燥属次寒、小寒,凉燥犯肺,则肺气不宣,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症见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薄白。温燥属热,易于伤津耗液,使肺金清肃之令不行,症见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气逆而喘,口渴鼻燥,舌边尖红,苔薄白而燥。
温凉不同,缓解的方法也不同。潘明表示,若是凉燥,要温润止咳,适合吃些偏温的食物,如杏仁、淮山、山芋、板栗等。除以上食物,萝卜也是缓解凉燥的“好帮手”。白萝卜性甘、平,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润肺化痰,通便等功效,对消化不良、便秘、咳嗽痰多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其色白,属金,入肺,故有利润燥。而胡萝卜味甘、性平,入肺、脾经。具有消食通便,润肺化痰,补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能治疗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咳喘痰多、视物不明、夜盲症、便秘等病症。因白萝卜、胡萝卜都入肺经,都有润肺化痰的功效,因此对凉燥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用好这几招 让你这个秋天不再困乏
一、调节情绪,消除伤感
俗话说:“伤春悲秋。”秋天万物凋零,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萧索之意的季节。从而也容易导致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是伤感、忧郁的状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梁健宁建议,此时要多与朋友聚会聊天,趁着秋高气爽的天气出去逛逛公园、游览山水,有助于不良情绪的发泄,避免悲意的产生。多笑、常笑、开口笑,还能保养肺气。当然,如果自己无法调节情绪,还需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二、充足睡眠,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有说:“秋三月……早卧早起。”在秋天,睡眠上应该做到睡得早、起得早,即每晚最好在10:30上床,顺应人体养阴藏神的需要,使第二天保持精力充沛,也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符合“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中午有条件的最好睡一觉,无条件的也要在座椅上闭眼静养15分钟。
三、适当运动,对抗疲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