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经络养生 > 正文

供给侧改革中榆林农业新动能的调查与思考(3)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10-04

  1。资源禀赋独特,奠定发展基础。榆林市土地总面积6438万亩,常用耕地面积1028万亩,天然草场面积2354万亩,农牧业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季,是多种作物的优生区和羊子优势产区,马铃薯、小米、荞麦、红枣、山地苹果、羊肉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榆林马铃薯高钙低钠、糖分含量低,小米维生素含量丰富,红花荞麦富含蛋白质、淀粉、微量元素等,红枣有“活维生素丸”之称,山地苹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羊肉鲜嫩无膻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是榆林农业新发展的基础所在。

  2。消费需求多元,引领农业发展。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乡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从产品需求看,城乡居民对具有营养价值丰富、保健药用价值高、绿色无公害等特点的农副产品需求日益高涨,引领了榆林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从产品服务看,城乡居民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进一步促进了榆林农副产品多样化、高端化发展。

  3。扶持力度加大,加快农业转型。近年来,榆林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转型进程。2012—2016年,全市农林水支出累计达到312亿元,其中2016年农林水支出增幅达10.8%。制定农产品品牌发展政策,扶持和奖励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截至2016年底,全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26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农产品1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11个,有9个县市区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有6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横山大明绿豆成为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4。科技进步加速,助力产业升级。依托国家、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和校地共建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试验示范站等技术优势,榆林加快马铃薯良种繁供“一亩田”工程和谷子良种统繁统供工程等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以“优选良种、地膜覆盖、合理密植、轮作倒茬、配方施肥”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和瓜菜、瓜薯、粮菜等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农业科技支撑力度不断增强。2007年以来,榆林马铃薯、小杂粮、蔬菜、油料等五大类作物创造或刷新了54项全国高产纪录,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提升。

  (二)榆林农业新发展的不利因素

  1。农业品牌多而不强,影响力有待提高。2016年,“榆林马铃薯”和“榆林山地苹果”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行业知名品牌逐渐被国内外消费者认知。但是与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比,榆林农业品牌建设仍然较为滞后。虽然各县(市、区)品牌众多,各类经营主体注册了大量商标,然而缺乏品牌的整体培育和提升,以“榆林”冠名的产品范围不广、合力不够,而且品牌宣传广度和深度不足,在国内外市场上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品牌不多。

  2。产品加工低端为主,产业链延伸不足。近年来,榆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但是多数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以初级产品为主,精细加工发展滞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生产、购买、仓储、运销等服务为主,占全部合作社的比重达86.7%;创办加工实体的合作社数量较少,占全部合作社的比重为3.5%,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